百年信物 圆梦初心

铁路评论   2021-06-16 22:07:31  0浏览 作者:王东宝

时值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应邀携带铁路信号领域的“活化石”——一盏锈迹斑驳但却铭刻了中国通号产业发展史的号志灯来到央视演播室,向世界讲述了华夏四万公里高速铁路穿山越岭、跨越江河,用中国速度展示中国力量背后,中国通号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卓越贡献。这是全体通号人的骄傲。

作为一名与企业同行三十年的一线员工,我长期置身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和信息专业领域的施工,见证了通号列控技术在高铁领域的广泛应用。一路走来,“中国通号”这张靓丽的行业名片,曾经承载了我的青春与梦想,也留下了我的努力和骄傲。

1991年的夏天,是我走入职场的第一个年头,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心中有诗和远方的青年。第一次奔赴工地,是乘坐北京开往西宁的绿皮车,1800公里的路程,列车需要在京广、陇海、甘青铁路线上停停顿顿行进40个小时才能跑到终点。记得西行列车进入素有“北国江南”之称的天水地区已然是乘车的次日黄昏,车窗外的母亲河——黄河,在夕阳晚霞的映衬下风景如画。在那个没有手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网络的时代,随身带着的一本列车时刻表,是长途旅行的“标配”。那是一本厚厚的32开册子,里面涵盖了全国铁路客车到发站信息。时刻表的封面上是一辆日本新干线列车,一个小家庭在宽敞舒适的车厢里晒着幸福。那个时候,“日本”两个字就是高新科技的代名词,人家拥有的东西我们只能羡慕,却从来不敢奢望。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想到,中国人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超越,古老的东方民族也能够拥有比新干线更快、更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

踏入职场的前17个年头中,我先后参与了内蒙、新疆等西北地区的铁路建设。这期间,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程控交换、GSMR无线调度、微机联锁、ZPW2000A等一系列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虽然施工领域的安装工作距离这些核心技术很远,但每当看到自己建成的项目能够为边疆人民造福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也总是有说不出的幸福。其实那个时候,虽然我们还没有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超越,但中国人的努力已经让我们离强者的差距在迅速缩减。这个时期,古老的东方尽管没有建成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但龙的传人行动的速度已经超越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场改变世界交通格局的大幕已经在悄悄开启。

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布后,中国开始步入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时期。2008年最寒冷的季节,我来到长沙参加了武广客运专线施工,从此投身到了一个全新的高铁建设时代。武广南衔湘粤,北挽荆楚,全长969公里,是我国当时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工程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作为全路通信信号行业的领军者,中国通号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C3)在这项“四最”工程中得以应用,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荣誉,更标志着中华儿女在铁路通信信号技术领域开创了崭新的篇章。

在武广,每个通号人感受更多的是工程建设的快节奏。中国通号作为“四电”集成总承包商,建设伊始就对项目高度重视,“前沿阵地上”四个二级施工企业数百名技术人员组建的施工项目部以“决战武广”的态势进驻现场,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后方”的设计、制造企业昼夜奋战为“前线”提供技术支持和可靠的产品、设备。在项目多次向前调整节点工期的情况下,中国通号不折不扣实现了“期到必成、成品必精”的豪言壮志。武广客专工程建设是中国通号当时规模空前的大、新、难工程,技术能力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责任与使命让无数通号人废寝忘食的战斗在这条全国铁路客专示范性和标志性的工程上。“和谐号”列车如期穿越荆襄行走两湖实现纵横驰骋,每一位通号建设者最终实现了美好的心愿。

合福铁路永远是我参加的高铁建设历程中的最难忘的一笔。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在晚唐诗人徐夤的笔下,江西、福建两省层峦叠翠,风景如画。这里既有巍峨的武夷、古朴的婺源,也有美丽的榕城、奔腾的闽江。如果把这些名山大川比作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璀璨明珠,长达四百八十公里的合福闽赣高铁就是联接明珠的一条金丝带。

闽赣三月,正是茶花绽放、油菜花铺满原野的季节。清晨,天空中飘着濛濛细雨。作为合福闽赣高铁的一名建设者,我即将登上试验列车,开始自己在这条铁路上的第一次出行。此刻,我的内心既充盈喜悦,也带着浅浅的忐忑。喜悦是因为经过我们建设者露宿风餐的艰辛鏖战,合福高铁终于具备了试验条件;忐忑则是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风风雨雨,一下子还不敢相信胜利即将来临。

古老的上饶城,长长的月台边,具有世界高铁最高水准的动车组静静伏卧在轨道上。这条矫健的钢铁巨龙,即将开启时速三百三十公里的首航。试验列车风驰电掣的控制大脑,是中国通号的列控技术,它此刻承载的又岂止仅仅是一趟试验任务,还担负着实现闽赣八千万父老自此走向高铁新生活梦想的重任。

一声汽笛打破了清晨的静谧,列车缓缓驶离站台。车厢里听不到马达的轰鸣,更感受不到传统列车行驶中的摇摆。不断刷新的信息屏,更新着试验车每分每秒的时速。减速玻璃像一块块电视屏幕,市区的高楼渐渐远去,画面切换出原野间浩瀚的油菜花与茶树梯田。高速列车走进了江南美景,古老的红土地上数千年的自然风光与高铁列车同行。

山水牵手出合福。这个“合福”,已经不只是一条高速铁路的名称,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愿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往海峡西岸的合福高铁,势必用滚滚的车轮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驰骋在奔向世界的春光里。

2018年,鲁南是我在高铁建设领域参与的最后一战,也成为令我永远无法忘怀的地方。

蒙山高,沂水长,琅琊自古甲四方。2019年11月26日上午,雄伟壮阔的新建临沂北高铁站人头攒动、笑语欢歌。来自不同行业的近千名沂蒙百姓汇聚在站前广场,和鲁南高铁的建设者们一道共同庆祝日照至曲阜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宇栋、山东省省长龚正参加开通典礼,伴随着CRH380列车汽笛一声长鸣,鲁南老区3500万父老乡亲自此迈进高铁时代。

孔孟之乡缔造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光辉历史,沂蒙革命老区孕育了闻名遐迩的红色担当。在当今中国经济举国步入高铁时代的时刻,这片曾为新中国创立做出无数牺牲的红色圣土,却被落后的交通环境束缚了翱翔九霄的翅膀。盛世中华,民众的需求就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方向。2015年,作为山东拾三纵三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一“横”,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双线客运专线——鲁南高铁项目动工建设。这条高速铁路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鲁南地区群众快速出行问题,更有利于扩大和深化鲁豫两省经济交流,形成辐射华北、中原地区的铁路重要通道。

2018年4月,中国通号中标鲁南四电工程,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肩负起临沂至曲阜段通信工程的施工任务,我所在的通信、信息专业的建设由此拉开帷幕。

鲁南高铁临曲段通信信息工程,东起临沂北站,西至京沪高铁曲阜东站,正线全长138公里,其中仅光电缆敷设就长达近千公里,涉及设备站点更是多达上百个。参建者满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爱,不畏艰苦再闯新路,凭着一腔热血和铁骨铮铮,跨越千重万险,也逾越了一道道意想不到的屏障,最终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在红色老区挥写了中国通号又一值得骄傲的篇章。在这里,由来自中国通号附属企业,具有多个高铁通信项目施工经验的“老兵”们汇聚而成的一支钢铁“新军”,抱着对夺取鲁南建设胜利志在必得的万丈豪情,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

“北学京沈、南学杭黄、中间看鲁南”。鲁南通信项目开展之初,中国通号股份公司就给参建者定下了这样一个高目标。项目部上上下下深刻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早一天完工,就意味能够更早让国家的巨大投入形成产出;维护工期,维护的更是中国通号的企业荣誉。

为了不辜负业主的信任,多少个不眠之夜,项目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上线调查,制定施工方案。凭着对业主负责、对鲁南整体工期负责的大局意识,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最终大胆提出了“使用中的曲阜东站修建电缆通廊,最大限度保障光缆不中断业务” 的施工方案,仅此一项革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投资,同时也把迁改工作对通信业务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为整个鲁南高铁站前专业争取了时间,受到建设单位绿牌表彰。

鲁南高铁顺利通车了,沂蒙大地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在鲁南,很多接触过中国通号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务实、团结、高效的团队。说这话的,有业主、监理,也有业内同行。为业主精心服务,让监理真正放心,与同行积极配合,参与临曲通信建设的通号人时刻不忘责任,以默默无闻的付出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和企业一起走过的三十年,我用脚步丈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有过苦和累,但从来也没有过放弃。尽管在工程人的生活里,少了诗意,但不缺的是远方。中国通号,就像一座铁打的营盘,一路走来,送走了一个个老将,也迎来了一批批朝气蓬勃的新兵,中国通号的企业文化,就像号志灯一样,沧桑属于历史,责任永远是照亮国家复兴的光辉前程。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