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用中国式服务温暖老百姓的心窝!

铁路评论   2021-05-16 14:34:37  162浏览 作者:李仕威

近日,在成昆铁路5633/5634次列车上,猪羊成群结队穿行车厢的画面,在网上火了。这样的景象让网友们甚感神奇,其实这却是中国公益性“慢火车”上的常态。这样的“慢火车”在中国还有多少?高铁时代,中国又为什么要保留“慢火车”?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81对公益性“慢火车”见证了铁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的不懈努力。这81对公益性“慢火车”虽然慢,却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它们一直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亮,温暖着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窝。

服务乡村振兴初心不改。在高铁逐渐唱主角的今天,绿皮慢车仿佛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这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但身处高原贫困地区的人们依旧需要绿皮车帮助。从华北平原到西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公益性“慢火车”跨越深沟险壑,几十年如一日,载着老少边地区群众驶入共同富裕的星光大道。针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铁路将公益性“慢火车”开行与当地产业发展、惠农助学、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用好列车“乡村集贸市潮、车站“扶贫专柜”等经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研究建立公益性“慢火车”路地共建共赢新模式,极力发挥“慢火车”的优势,着力为乡村振兴办好事、办实事,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处处彰显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温暖出行之路情怀满载。一条条公益“慢火车”沿途沟壑密布,不仅解决沿线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且还坚持做到几十年来不涨价,在今天仍然有一块钱的车票,甚至还有几毛钱的。这些都让大山和偏远地区的人们感到欣慰和体贴。这样的“慢火车”早已经谈不上有什么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却是当地很多百姓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用“生命线”来形容。“慢火车”在坚持票价不涨的同时,升级列车服务,在车厢布置旅游元素,体现乡情印记,并加挂餐车设立特色农产品展销专柜,一路上载着老乡们满满的情怀,增添不少的亮丽色彩。另外,“网红旅游车”,“铁路+文旅”等新的出行模式不断推出,不仅改善升级出行环境,而且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为迅速发展沿途乡村旅游产业添加一把“催化剂”。

真情服务群众有力有为。网络直播带货是当下一种很潮流的营销模式,在这里笔者看到另一种流行的带货方式。乘坐过成昆线的乘客有这样的体验:一上车,发现车厢内除了乘客之外,过道上还堆积着鸡、鸭、鱼,甚至还有活的羊和猪。这些商品大多数都是工作人员提前帮老乡们在终点站联系好买家,并在列车上设立交流板,把村民的农产品登记下来,随时方便乘车人和商家对接购买。既给沿线群众提供廉价优质的交通服务,又要竭尽所能为老乡们带货,这样的服务方式能不温暖吗?为了让上下学的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慢火车”从未停止过改造。列车员和热心乘客一起,动手将座椅间的小桌板加宽变为书桌,捐书将车厢变成流动图书馆、主动担当学习辅导员……回家的路变得更加温暖,源源不断的爱和力量在“慢火车”里传递,服务乡亲们铁路有力有为有温度。

如今,“慢火车”早已成为当地各族同胞外出求学、就业、赶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不仅丰富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带领老乡们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脱贫致富奔小康,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好、惠民生,公益性“慢火车”早已融入沿线群众生活,用中国式服务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窝。(李仕威)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