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慢火车,满满小幸福
铁路评论 2021-04-16 21:34:45 248浏览 作者:袁智峰有这么一趟公益“慢火车”:票价最高25.5元,最低2元;单程353公里,运行近12小时;跨行陕、甘、川三省,在秦巴山中穿梭了50余年。这趟车,既是孩子们的“校车”,也是人们看病的“救护车”,更是百姓奔向希望的“致富车”。(人民铁道网,4月16日)
“慢火车”是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开行的票价低、站站停的具有公益属性的非盈利旅客列车。过去50年,5633/5634次列车在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支持着大凉山区的脱贫攻坚。对于沿线的人们来说,它不仅是一趟慢悠悠的火车,更是一种连接,连接大山与外面的世界,连接新旧两种生活,连接家与远方。
“慢火车”蕴含“大情怀”。小火车载动鲜活民生,也包含着全社会对贫困、偏远地区的投入和关爱。相比较高铁的“中国速度”,公益“小慢车”的“中国温度”也深入人心。对于一些百姓来说,这种每站必停的“小慢车” 不仅载人,也可以搭载活羊、活鸡、蔬菜,人们可以通过乘坐小慢车把自家的东西拿出去卖,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沉甸甸的民生红利和砥砺奋进的现实写照,也是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一人”的时代表达。小慢车见证了铁路沿线发展变化,也坚定了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公益性“慢火车”托起了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站是“小康站”。“慢火车”一头连接着山区老乡“柴米油盐”的日子,一头连接着“全面小康”的希望。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到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人民齐心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史诗,彰显了对脱贫减贫事业的愚公移山之志。可以说,慢火车承载着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期望,要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久久为功、步步为营,双手就能创造明天
悠悠慢火车,满满小幸福。81对扶贫小慢车悠悠几十载,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于崇山峻岭中传递爱与温暖,架起了连接大山内外的桥梁,托起了沿线居民的稳稳幸福。(袁智峰)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