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读后感)
铁路评论 2021-02-25 20:17:06 232浏览 作者:郑建军春节过后,抓紧时间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便轻装上阵返回了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工地。回到工地之后我还在想,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著、2017年首次出版的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把29名采访对象、19篇访谈稿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和“各界说”三部分,并选用了76幅图片出版的书(第4页),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通过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究竟意义在哪儿?
长安街读书会博士团成员任威严、徐铭拥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该书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成长的青年人,品读此书能够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毋庸置疑,本书意义非凡,对青年来说更为意义深远。它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当代青年人励志成才的重要典范,还是当代青年人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更是当代青年人汲取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
有些高等院校把采访实录作为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健康成长成才的鲜活教材,开展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专题学习教育,取得很好效果。(第3页)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一、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1969年从清华附中到延川插队,后考入北京大学,曾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现为摩科瑞能源集团亚洲区执行董事兼中国公司董事的陶海粟对他的评价是: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第1页)北京市八一学校学生,一同到延川文安驿插队,县委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雷平生说:近平能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这7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磨炼,这是他成长的重要内因;另一方面,外部因素也很重要。第一条,是近平下乡期间一直坚持劳动,坚持自我磨练,坚持学习。第二条,是党组织的培养。第三条,是陕北老乡的关怀教育。第四条,是家庭与环境的影响。(第38页)他总结道:无论大事小事,近平遇事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冷静。近平说:做大事者要具备冷静的心态和自控能力,这样即使事务再紧急,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还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说这个话是由衷的,是从自己读书学习经历中得出的深刻认识。(第58页)
陶海粟说过:从他个人方面考虑,我非常想给他创造一个“锥处囊中”的机会。因为创造条件使他发挥才干,才能让县社干部更多了解他,以后被推荐上大学或是当干部,机会都会更大些。(第67页)年轻的习近平也恰恰把握住了这些机会。
刚开始,其实并不乐观。雷平生说:没想到,到了公社会场便有“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的喧嚣。……正如一位朋友说的那样:“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第15页)赵廷璧书记不仅与近平沟通交谈,而且付诸行动。要求将近平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来落户,培养入党。文安驿公社白书记坚决不肯放人说“近平的组织关系,文安驿自己会考虑培养解决”。(第18页)其实,让人民过上好生活,也正是习近平工作和奋斗的目标。(第23页)梁家河农村插队劳动磨炼学习的经历,是近平思想、觉悟、感情的出发点。一个共产党的工作着,如果不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的艰难,就无法真正站稳群众立常(第26页)陶海粟说:我们现在回忆这些青年人当年的脚步,不是歌颂什么虚幻的口号和行动,而是认可那些在艰难困苦之中仍然顽强地寻找和实现人生的意义、“男儿当自强”的精神。(第81页)
与习近平住同一孔窑洞的人大附中学生,曾当兵,现已退休的王燕生评价是: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他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这也就是近平所说的“过四关”当中的“思想关”。(第100页)而他就很好地把握了这种思想上的陶造。北京西颐中学学生,与习近平一同插队,住同一孔窑洞,后在长安大学公安处副处长任上退休的戴明也说:近平是一个非常有主心骨的人。他有了想法,有了思路,就一定要仔细研究,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第143页)
延川县梁家河村民,曾任梁家河党支部书记的石春阳说过:近平以前在北京生活,没被虱子咬过,刚来梁家河的时候,腿上经常被虱子咬得红肿一大片,奇痒无比,他经常挠,后来都挠得流脓流血。过了一段时间,近平就不怕虱子了,像我们农村人一样,对虱子的毒素产生了抵抗力,就算被虱子咬了,红肿也没那么严重了。(第185页)延川县梁家河村民,返乡知青,曾去文安驿接北京知青,后担任延川县交警大队协理员,现已退休的王宪平也说:40多年前,进梁家河的那道沟是一条很难走的土路。两山夹一川的狭窄地方,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通往深山里。那条路窄到什么程度呢?两个轮子的架子车都没法通过。可见梁家河村当年有多偏远、多闭塞。(第206-207页)比如打坝,不管多累多苦,近平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第211页)近平年轻时拼搏奋斗的经历,特别是知青生活对他性格的磨练,对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肯定是有重要联系的。近平离开中学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在梁家河,虽然艰难困苦,但这段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可是哪一所高等学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学不到的真东西。(第232页)王宪平的评价是: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这7年,是受苦受难的7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7年。(第234页)
延川县梁家河村民,曾从事教育工作,现已退休的武晖说:1972年到1973年这两年,是近平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近平的思想有很明显的转变。他渐渐意识到了,他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的脚下!我记得近平跟我聊过他那时候的想法:“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近平那个时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开始奠定了,他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第244页)知青们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很难适应。一天24小时,从吃饭、睡觉,到上厕所、洗澡,全都是问题,都不适应。他们要自己砍柴,自己烧火,自己把饭煮熟,还要参加队里的劳动。(第237页)他这人做事,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用我们农村的话来说,就是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说过头话。(第250页)不到两年头上,北京知青差不多都返城回去了。但是,近平因为家庭政治方面的原因,走不了,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吃苦,锻炼成了每天能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第276页)
赵家河的村民普遍反映:近平真是个好后生。习近平8个月农村社教经历的一点一滴,但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志存高远的青年,如何在贫瘠落后的黄土高原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第一站。(第280页)村民高小梅:“近平这娃,别看是大城市来的,真能吃苦,真厉害!”(第284页)
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山花》和《延安文学》主编、路遥文学院院长,1975年采访过习近平的曹谷溪说:这段插队经历,虽然使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这段人生历练,却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他念念不忘曾经养育他的黄土地,念念不忘陕北的父老乡亲,说明他既是有情之人,也是有心之人,是黄土地忠诚的儿子。(第313页)……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别人可以平地建塔,他却还得垫平脚下的坑,夯实基础,才能开始建塔。然而,残酷的现实没有使他消沉,反而使他形成更为稳重顽强的性格,比同龄人更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第314页)……通过对习近平在延安七年经历的采访和调查研究,观察他的成长历程,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成功者主体的成功。但没有成功的机遇或者成功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成功依然是一句空话。然而,机遇不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它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第322页)
村里的社员普遍反映:“近平这后生可好了,劳动能吃苦,很忠厚,很踏实,从不溜奸耍滑。他话也少,从来不会跟人乱开玩笑,也从不骂骂咧咧、打打闹闹。”他人品好,村里老少社员都喜欢到他住的窑里,谈工作、拉家常。(第366页)北京四中学生,曾到陕北延长县插队,曾任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的孔丹说:习近平在梁家河待了七年,他年龄比我小6岁,但比我在农村待的时间长得多。而且不仅在那里入了党,还当上了大队支书。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他在陕北七年中肯定深深体味了最苦、最难的生活,并在苦难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第420页)知青上山下乡这件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独特的经历。……插队对我的性格、意志、品质,还有跟老百姓沟通的能力都是有锻炼的。(第422页)
二、七年的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了地气,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也正是因为近平把自己看做黄土地的一部分,才更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雷平生就说: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按陕北人的说法,很“仁义”。(第21-22页)近平拿起老百姓的糠团子一看,确实就差了很多,就用他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饭吃。(第25页)习近平在街上,碰见了讨吃老汉,说是他爸爸过去的卫士。她就把身上的钱、陕西省粮票,都掏光了,给了那个老汉,还把外套脱下来给了人家!(第28页)古人赞美慷慨助人、仗义疏财的人有“解衣推食”之说,近平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仍能够做到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他的人格和胸怀令人感佩。(第28-29页)近平对贫穷老汉的这种理解、这种信任,这种古人所言“岂曰无食?与子同袍”的情怀,毫无保留倾囊相赠,真是常人所不及,也是难能可贵的。(第29页)雷平生还说:近平对基层群众、对农民的感情非常深厚。近几年,他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经就是一名农民。他很理解、很懂农民。(第31页)
曹谷溪说:对这一代知识青年而言,“插队”的经历,是从相对优越的城市到贫困农村的生活转变,从无忧无虑的学生到辛苦劳作的农民的身份转变,这几乎是所有知青始料未及的巨大蜕变。……这段经历,正发生在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于是,他们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萌了芽、扎了根;“振兴中华”的理想之火,在心灵的土地上点燃。(第312页)所以,当曹谷溪看到习近平主动俯身蹲下,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伯特·威廉姆斯捡起眼镜,就让他想起当初习近平为自己推车了:多少年过去了,习近平还是这么朴实,这么平易近人。无论是1975年的大队书记,还是2012年的国家副主席,他待人真诚、为人实在的品格始终没有变。……我想,一位官员甘于为普通人弯腰屈膝,必然会被更多的人翘首仰望。正如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一句话:“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第324页)习近平曾在延安插队七年,他与这方土地,与这里的老乡建立了深厚感情。……多次讲过: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的“根在陕西,魂在延安”。我想,恐怕很多人难解深意。(第337页)
一个村民老汉说:“近平一满(陕北方言,从来,全部的意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身事。所以,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话。”(第318页)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星说:“你们想得美,我们的人才怎么能给你1……陕北黄土高原,为习近平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对他而言,这既是新的考验,又是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新机遇……(第321页)
陕西省汉中一中初中学生,返乡插队知青,曾进汉中通用机械厂工作,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在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现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何毅亭说:在长年累月的艰苦生活磨砺中,在与农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实实在在体验到了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读懂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他们为生存、为过上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第443页)陕北七年,清华四年,军委机关三年,正定三年,福建十七年,浙江五年,上海近一年,中央高层五年,之后在党的十八大当选党的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下层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这么丰富的阅历,在这么多重要领导岗位上历练过,有这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所有这些都是干好领导工作的宝贵财富。(第450页)
陶海粟海还说:据习近平的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曾担任陕西渭南市市长的仵西居介绍,他说习近平在清华大学时的生活特别简朴,同学3年多,他从来没见过习近平穿过新衣服,使他感到很惊奇。(第76页)因为在陕北农村共事时我就知道,习近平做事总是沉稳务实的,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第80页)接触到的干部群众,普遍对习近平给予个很高的评价,有的年纪大的农民说,近平是我们农民的儿子;年轻人则说,近平待我们就像兄弟一样。(第80页)北京汇文中学学生,与习近平同一批到陕西省延川县插队知青,后供职于陕西渭南供电局,现已退休的黑荫贵也说:习近平话不多,爱思考,而且思考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第116页)陕北这个地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正是由于它的这种包容才培养了一批人,成就了一批人。它就像人的胳膊弯儿似的,形成了一个怀抱,很多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他的成长,他走的道路,他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这片土地,离不开当地的人,离不开当地有见识的领导干部。习近平后来的成长之路之所以走得那么扎实稳健,我认为陕北7年的历练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第122页)
戴明总结说:近平在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代销店,有磨房……原来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在近平一年多的带领下,变的红红火火,一片生机。……近平当选党的总书记以后,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子就在他对基层群众和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上。(第147页)
村民梁玉明说:村里的事情特别多,我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近平来帮忙,他每次都能把事情办得稳稳当当的,社员都很满意。(第170页)近平年轻,公道正派,头脑灵活,又肯干,他在入党之前就已经参与很多村里的事务了。大家相信他肯定能把我们村里的工作做好。(第171页)村民石春阳也说:习近平在临离开梁家河举行座谈时说:“我来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第197页)
村民王宪平说:近平是1975年走的。他一共在梁家河待了7年时间,是这15个知青插队时间最长的。……近平不仅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而且对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第213页)70年代的梁家河人,绝不会想到近平今天会成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近平当年是一个没有出路的“黑帮子弟”,人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充满了艰难。但是梁家河人没有“看人下菜碟”,村里人也不认可这种不正常的政治环境对人的歧视。(第213页)王宪平还曾经劝当初对近平想法想不通的老年人说:“近平做事一向稳妥、可靠,他啥时候胡来、蛮干过?他是外来的,不是咱梁家河人,却能当咱的书记,给咱当这个家。他每天辛辛苦苦的,带领大家劳动,他下的力气最多;回到家里,他又要洗衣服、做饭,很不容易;现在管村里的大事小情,付出的更多。他本来可以不主张打这个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打坝他还要带头劳动,受这大苦,图的是啥?还不是了咱村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吗?将来咱打的粮食吃不完,还可以存起来,不就过上好日子了吗?”他们点头说:“近平这个娃娃,确实可靠,他也确实是为村里好,你们娃娃有文化,懂得比我们多,咱就不好反对了。”(第218页)王宪平又说: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实践,往往会带动相关的发展,而这些发展又会持续地让人民受益。这些事物之间,都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第220页)将近20年过去了,村里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吃穿不愁,近平也感到非常欣慰。那时候,村里人住得很分散,他走了几里地的路,把全村都走了一遍。(第223页)
村民武晖说:近平做了这么多实事,源于他亲身体会到农民生活面临的难题,也源于他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他敢于实践,敢想敢干,也能干会干,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平时,近平对年纪大的人很尊敬,对小孩很爱护。近平对同龄人也很亲切,对那些表现不积极的社员,甚至对那些“管制分子”,他也从来没有吹胡子瞪眼,有话都是好好说,让大家心里都服气。(第248页)近平讲话讲得有意思,很实际,也很有感染力,干部们都爱听。(第253页)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有一套方法和技巧。(第246页)村民赵胜利也说:近平讲话特别实在,特别有意思。他这个人,从性格上来说,待人很随和,亲和力很强,而且知识丰富,记忆力非常好,他和我们社员有很多共同语言。(第301页)
三、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
习近平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第233页)在这一点上,首先要承认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村民石春阳说:近平当我们的村支书,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实事求是,说公道话,做公道事,敢作敢当。(第195页)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近平当我们的村支书,在一两年内做的这些事情,就像我们国家现在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第194页)村民王宪平:近平非常谦虚,知识层面上的差距并没有使我们之间产生隔阂,他随和的性格促使我与他交朋友、谈天说地,遇到不懂的事情都向他请教。(第209页)在入党问题上,近平就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党申请书。……申昜是陕甘边区的革命后代,对习仲勋的政治品质非常了解,对当时迫害老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做法非常不满。因此,在申昜同志的全力支持下,近平终于入了党。(第215页)
村民刘金莲说:近平这人性格非常好,对人慈平(陕北方言,意为待人亲切,随和),他说话也亲切,跟我和我老伴儿关系都很好。……近平干活能受下罪,吃下苦,一点儿城里娃娃的娇气劲儿都没有。(第274页)村民武刚文也说:他这个人口才很好,讲得好,讲得实,处事又公道,所以他一来,无论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他说话能说在理上,让大家觉得心服口服。(第289页)因为近平这人处事公道,说话在理,他从不为自己考虑,都是为大家考虑。(第290页)村民赵勋功:因为他讲得可有意思了,讲路线教育,讲咱农村的这些事,特别实在,都是跟我们社员密切相关的。(第297页)
何毅亭回忆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第442页)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第445页)他先后写了八份入团申请书,写了十份入党申请书。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炼,群众的信服,终于使他入党的愿望得到批准,而且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后来说:十五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二十二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第446页)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是作为“黑帮子弟”到陕北插队的。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家庭出身、父母政治状况等因素给一些知青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第447页)对入党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却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仍然是该干活干活、该读书读书,仍然是执着地一如既往地申请入党,不仅入了党还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这种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淡定,让我们这些当年插过队的人由衷地感佩。(第438页)别看“年龄最孝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总书记这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无疑对他后来的成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第440页)回过头来观察分析,陕北七年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在这里,他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到一部不著一字却可以受用终生的人生宝典。这些对他以后的成长和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第450页)
孔丹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场政治运动,是那个年代无法回避和逆转的社会潮流。(第404页)习近平当年15岁,是老初一学生;我21岁,是老高三学生。在我们应该读书学习的年龄,就在国家这样一个部署下一起到了农村。(第405页)在这一段人生“际遇”里,父辈受迫害,家庭被分割破裂,天各一方。社会大浪潮打过来,我们就被浪潮卷走了,由不得你自己。(第408页)记得老乡曾告诉我,走山路可急不得,得走得慢慢的、稳稳的,才能走得远。要是心急,一会儿就能走出一身汗,还能叫你喘半天!走山路如此,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越是遇到困难,越不能着急,一定要慢下来,稳下来,才能克服困难,走得更远。“行稳致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417页)那片土地不仅仅是我劳作过的土地,而且是我灵魂的故乡;那里的老乡不仅仅是陪伴我的老乡,而且是我精神的手足。我觉得我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了。(第418页)
孔丹还说:北京知青上山下乡,包括习近平在内,一下子面对的就是社会最底层的甚至在中国农民里头最苦的一群人。这个落差是非常大的,同时也是很难得的,因为这才是对人民真正的了解,对中国国情真正的了解。(第423页)治国理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有最基本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奠定了基础,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在延川插队七年,他知道什么叫农村,知道中国最苦的农村的生活状态。……可以说,在农村的七年时间,他了解了人民实际的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第424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治国理政举措,充分说明了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地把握住了国家和人民前进的方向盘。他能做到这一点,与他在陕北七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人民中间,他的心一直连着人民。(第425页)我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希望年轻人不要只是分享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该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你的努力和你的贡献。你可以有不同的背景,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但是不能离开社会进步的要求。”(第426页)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他肩负起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任重道远,行稳致远,梦想终能成真。(第428页)
北京清华附中学生,与习近平坐同一趟专列到延川县插队曾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后历任副处长、处长、非洲局局长、一局局长、副部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的艾平说:接触实际,才能懂得什么叫“实际”。(第396页)从我个人经历和体会来看,这些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存在的情况就是实际,既不是主观意志所想象的那样,也不是主观意志随随便便就能改变的。……插队生活既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也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插队生活让我深深体会到:不改革,不开放,中国真是没有出路。……习近平讲的“了解实际”,就是我们深入生活所了解的真实情况。他正是了解实际,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才能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来主持工作。(第398页)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他自己对知青岁月的回忆来看,七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本”的方向。……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这绝非空谈,也绝非易事。……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第399页)
艾平还说:习近平是北京知青中最后一批离开的,他在农村入了党、当了支部书记,带着当地老百姓改天换地。……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他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最先提到的“实际”“实事求是”都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唯有实践,才能认识到实际;唯有实践,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第401页)从最基层的村支书干起,从为人民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不断扩大实践范围,不断深化实践层次,不断在实践中夯实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心提升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第402页)
曹谷溪曾说:《孟子》里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的,没有“独善其身”,又怎能“兼济天下”?(第323页)他在陕北黄土高原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同时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他是真正脚踏实地融入农村的知识青年。(第315页)刘明升说:近平来的时候年龄最小,不仅当了村里的书记,而且待得时间最长,把村里搞得轰轰烈烈。(第358页)他把七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我们这个山沟沟里头了。(第361页)
陶海粟说:刚认识习近平时,感觉他很实在,习近平当时只有18岁,但他看起来很稳重,讲起话来有自己的定见,不轻易附和别人,又不咋呼张扬。(第62页)他讲的很有条理,讲得实实在在,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特别是讲着一口比我还地道的陕北话,使我感到他挺善于跟群众沟通的。(第67-69页)在延川赵家河参加“整队”工作,是他走入政界的第一步。(第72页)习近平自己就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第77页)因此,习近平行事低调,从不愿过多宣传自己,他在福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此前已经拒绝过大概上百次采访。(第82页)
四、他利用插队七年农村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和理论素养。
戴明曾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北京市八一学校学生,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曾在海淀区市政园林局工作,现已退休的赵华安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
雷平生说:近平坐在土坎上卷上一支“大炮”,灵娃经常是上去一把就给抢走了,近平对此从来都是一笑置之,对灵娃从没有过疾言厉色。(第21页)近平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势、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把人的思想弄通了,心里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能顺理成章做好了。(第28页)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近平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很强,这同他刻苦读书学习分不开。他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数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第40页)这些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培养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今天,近平讲话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他影响之深。通过阅读外国名著,近平的思维和视野得以开阔,心灵得到滋养。(第48页)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对后来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发挥着影响。……我确信直到今天,近平依然保持着40多年前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处理完繁忙业务后继续读书,不断从书中汲取新的精神养分。(第56-57页)
黑荫贵评价说:习近平那时年龄很小,但是很稳重,做事情很认真,是个实实在在想问题、爱思考的人,话语很少,比较内秀,没有一些干部子弟的那种张扬。(第109页)近平老早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从他见了好的对联就抄下来、遇到新鲜事就刨根问底,再联系到他插队期间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学习,都说明近平是一个崇学尚读的人,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第114页)赵华安说:近平不是那种话很多的人,他性格随和,对人友善,喜欢交朋友。通过接触,我们也发现他这个人性格直率,说话直截了当,讲什么事情很清晰、很明确,也非常入情入理。(第153页)一起插过队的知青张春富补充说:近平写字很规矩,一笔一画地写,每一个字都整整齐齐,清清楚楚。(第157页)
村民梁玉明说:近平尊重人,团结人,有很好的工作方法,很了不起。(第167页)我们都说,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第165页)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知识,他怎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坚持读书?怎么能7年都坚持读书呢?(第166页)村民石春阳的评价是:近平不但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且性格很随和,说话既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所以我们都特别喜欢跟他拉话。(第185页)村民王宪平则说:近平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每时每刻都汲取知识,近平在劳动之余读书,是一种充实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荒废时光的好办法。(第208-209页)
习近平说过:年轻人如果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我办一个扫盲班,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吧!(第221页)
村民武晖表示:1969年到1970年这个阶段,近平还是一个比较稳重的普通青年,一开始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劳动。但是经过一两年以后,近平就成了一个非常棒的壮劳力,基本上每天都能挣10工分。(第240页)一方面是近平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读书也带给近平无限的力量。书里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人增长了见识,汲取了知识,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强大。(第242页)无论问什么,近平都很耐心地教给我。……他还保持着看书的习惯,只要有时间,他都捧着一本书看,看到很晚才睡。……这个人话不多,平时不说是不说,但是一说就能说到点子上。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近平当我们梁家河的支部书记,并不是偶然的,那时候村里没人对此感到意外。(第243页)村民张卫庞说:到了吃饭的时间,近平就做下饭(陕北方言,做好饭),让我跟他一起吃。(第260页)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再糙的饭他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他也看得起。(第261页)曾经点着煤油灯看到半夜,经常熏得脸上都是黑的近平,最关心的永远都是大家过得怎么样,吃的、穿的、住的条件如何。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第271页)
在采访中,曹谷溪说: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我多年、多地、多人的采访中了解到,习近平几乎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必不可少,是同样重要的生活内容。……据我了解,当时在知青中,读书最多的就是他。(第321页)习近平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第344页)曾在延川县长期任职,后在延川县政协退休的刘明升评价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梁家河的村民,无论谁说起近平,都说他遇事沉稳,虽然是个年轻小伙子,做事情却稳稳妥妥,和村里谁都没有发生过矛盾。村民还反映,近平做事非常有个性,话不多,做事情很有两下子,大家心里都佩服他。此外,近平有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懂得的事情特别多,是个有文化的人。(第352-353页)
基层任职多年,曾任延川县团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和延长县法院院长等职,后在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处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的杨世忠说:我对近平最初的印象,就是感觉到这个十七八岁的后生显得很成熟、稳重,言谈举止、做事为人就像个大人一样,根本不像同龄的有些娃娃那么浮躁、不懂事。所以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很好。(第364页)一是刻苦学习,二是踏实劳动,三是要求进步,四是心系百姓。(第365页)近平有很多书。据村里人说,他从北京来的时候,……除了一些衣服就是书。……书的种类很多,内容也很丰富,有政治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还有哲学、中外的文学作品、大部头的古典名著,各种书都有。还有一些工具书。……当时近平能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很不容易。每天要参加劳动,后来当了村支书就更忙了,但他劳动再苦再累,每天也要抽时间看书,上山劳动的时候也总是带着书,利用生产劳动的间隙时间看;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嘴里吃着饭,眼睛盯着书本。一般的同龄人,很少有他这种刻苦学习精神。(第365-366页)因此,近平上任以后,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公社的一致好评,公社党委对梁家河大队的工作充分肯定,很满意。(第368页)艾平则说:习近平非常爱读书,他去插队的时候就带了很多书,很多知青都讲过他读书的故事。(第388页)
孔丹回忆说:插队期间,劳动是艰苦的,生活是艰难的,好在政治上还是平稳的,书还是可以读的,读书的时间也是有的。(第412页)那时对我们来说,读书是一种享受,打开书本马上就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一下子就和现实生活隔离了。(第413页)习近平说,读没读过黑格尔是不一样的,受没受过熏陶和训练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件事情在逻辑上不完整或者不自洽的话,孔丹是不会接受的。(第415页)我们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树立自己的正确人生观,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第416页)何毅亭在谈到总书记的读书习惯时说:习近平总书记酷爱读书学习,这是同他接触过的人都熟知的。当年到陕北插队,他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陕北七年,他始终坚持苦读深思,经常挑灯夜读到凌晨。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个要求他在陕北插队时就做到了。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总书记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第449页)
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方面积累了知识,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理论素养。
武晖说:农村矛盾多如牛毛,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特别难,一个人能当好公社书记,未必能当好大队书记。……农村干部的威信,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靠嘴巴吹起来的。农民是非常实际的,他就看你能不能做事,能不能公道。只要做到这两条,什么问题都好处理。(第252页)何毅亭也说:在这种情况下,上山下乡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涉及全国众多家庭和亿万人的一桩大事,作为一个年代的历史符号,永远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第434页)
习近平入党,正是因为方方面正直的人们和其各人的努力坚持分不开。梁玉明说:那个时候入党,没有人情关系一说。近平入党,当村支书,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工作、受到群众拥护的结果。近平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人情和关系可以依靠。(第368页)洛阳方面回函也验证了这一点:习仲勋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子女升学、就业不受影响。有了这个函,公社就及时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习近平入党,并任命他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第367页)
是啊,习近平早已将信仰的种子播种在那片渗透父辈血汗的黄土地上。早在2002年,他就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1(第348页)——曹谷溪如是说。
孔丹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时说:“至1981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人数共达1600多万。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了解社会,接触工农,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建设农村和开发、振兴祖国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一些人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但是,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成长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困难。”这段话比较客观地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出了评价。(第406页)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