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让“沙县小吃”招牌越擦越亮

铁路评论   2020-11-20 14:27:10  203浏览 作者:姚洪

“扁肉是‘砖头’、面条是‘钢筋’、炖罐是‘水泥’”,这个广泛流传于沙县小吃从业者中间的顺口溜,如今有了新版本:“铁路是沙县小吃越来越红火、沙县人越来越富有的‘加速器’!”(人民铁道网)

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的民间美食,相当大一部分是最近几十年出现的。其中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铁路和轮船出现之前,没有那么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提供需求,也就没有多少面向平民的饭店和食品。没有现代交通带来的原料和市场,大多数美食的发展都很有局限性。沙县小吃可不是从一开始就发展得这么风生水起,它的成长壮大,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铁路发展密不可分。

沙县站于1958年元旦开通,是一座三等站。那时的沙县站很小,也很简陋,站房是木头瓦片房。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小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既是沙县人走出去的唯一通道,也是沙县小吃原料运输的“黄金通道”。沙县小吃闻名世界。离不开6万多沙县小吃业主选择“走出去”进行开疆拓土。在过去,他们主要依托汽车和慢火车,效率不高不说,想要吸引外来游客“一尝究竟”,实在是千难万难。为啥,还是车“跑不快”。

随着2013年,昌福铁路开通运营,沙县迎来“动车时代”;2018年,南龙铁路开通运营,沙县开启“高铁时代”。昌福、南龙两条铁路的相继开通,让“想要富,没有路”的苦头变成了“动车一响、黄金万两”的甜头。几年来,铁路客运变得越来越“给力”。作为福建省四大交通枢纽之一,三明北站动车开行实现“公交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站点设置更加便民。沙县在外的6万多名小吃业主绝大多数乘坐动车来来往往。往昔外出多年不回家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小吃业主回家越来越“任性”:手机APP买好票就能“打动的”回家;事情办完,当晚回去接着做小吃也不成问题。

虽然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多如牛毛,但要吃最正宗的沙县小吃还是要到沙县。越织越密的铁路网在拉动沙县小吃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沙县房地产业、旅游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不少富裕起来的小吃业主陆续回乡投资兴业,“80后”“90后”投资经营的微店、网店、服装设计工作室、甜品工作室、健身房等第三产业越来越多,民营经济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规划也在紧紧跟进着的沙县,铁路让“沙县小吃”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也一定会让沙县小吃的版图越来越广阔,全世界会有更多的食客“口服心服”,沙县小吃也将把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姚洪)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