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推进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铁路评论   2020-11-12 21:36:29  249浏览 作者:于震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1月5日,中欧班列今年开行已达10180列,再次创造新纪录,运送集装箱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往返综合重箱率达到98.3%,通达欧洲21个国家、92个城市。中欧班列今年开行超万列,战略通道作用更加凸显,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日报11月8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紧密联系在一起,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文明大通道。

而中欧班列将已有的欧亚交通运输干线串了起来。它带动了中国内陆城市的外向型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激活了部分衰退的沿线货运体系;它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的份额,也拉动了当地就业。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试图通过“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国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抓手。在学习“渝新欧”“蓉欧”“汉欧”等早期线路经验的基础上,众多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中欧班列的开通和运营。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欧班列早期线路多由中西部内陆省份开通,这部分内陆省份普遍远离沿海港口,它们出口欧洲的商品往往要先利用铁路、公路及内河航运等方式运抵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再由海运运至欧洲。由此产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一直被中西部内陆省份视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渝新欧”集装箱直达班列所具有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国内其他省市认识到,在特定的要素禀赋条件、“既定的产权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政府针对特定的部门和企业制定有效的政策”,能够起到影响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效果。于是,不少地方政府也将开通中欧班列视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中欧班列的运行,也为沿线国家贸易运输提供了便利。极大的节约了货物运营成本,节省了大量时间。中国的小商品、服装百货,五金、小家电及电脑等商品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欧洲沿线国家,而欧洲国家的红酒、母婴用品、高档厨具、洁具、汽车零配件等欧洲商品销往中国市场,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于震)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