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稳稳驶向“小康站”

铁路评论   2020-10-21 18:13:25  212浏览 作者:戴治国

运行在锦承线上的承德至平泉6455/6456次公益性“慢火车”自1991年4月起开行。近30年来,这趟运行在山区的“慢火车”用暖心的温度,为沿线百姓搭建起沟通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实现了走出去、富起来的梦想。(10月19日中国铁路)

在高铁密布、动车飞驰的当下,这些时速低、站站停的“慢火车”似乎有些不合拍,难以满足旅客“快”的节奏。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落伍的“慢火车”退出市场也是合乎情理。但现实生活中,在高铁还没有抵达的地方,在经济还没有富起来的地方,“慢火车”就是百姓的生活刚需,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

慢火车,架起山区发展“黄金桥”。如果把一日千里复兴号比作人体的“大动脉”,那么一趟趟平均时速仅三四十公里“慢火车”就是深入末梢的“毛细血管”。这些为偏远山区百姓量身开行的“慢火车”,票价最低一元,几十年未涨价不说,其站站停靠的“公交式”开行模式,更是搭起了山区与城市沟通的桥梁,让这里的百姓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赖以生存的农产品输送出去,让这里的学子有了最便捷的求学之路。不得不承认,在贫困地区走向富裕的路上,这一列列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的“慢火车”,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仅圆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梦、求学梦、经商梦、致富梦,更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慢火车,交通扶贫的生动注脚。“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任何时期,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一个也不能掉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铁路人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在全国保留运行81列慢火车,将全国21个省市和35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与偏远山村连成一片,不仅给贫困山区带来精准的帮扶,还承载着老百姓致富的希望,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勾勒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美好图景,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不落一户一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才能奋进。在祖国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慢火车”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坚持交通扶贫的生动实践。这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就像是开在偏远山区的复兴号,跑出了脱贫攻坚的“加速度”。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倒计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团结一致,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戴治国)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