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好“风向标” 当好“领头雁”
铁路评论 2020-08-14 12:01:53 190浏览 作者:姚洪最大荣誉意味着最大使命。铁路榜样的称号,即见初心,又见使命;即要迎难而上、又需磨砺前行。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王宏昌手上,唯一的选择就是朝着目标奔跑,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越是困难越向前,作为让动车组列车安全穿越大秦岭主峰的工学硕士,2009年郑西高铁预介入工作准备启动,王宏昌第一个报了名。9个月的时间里,他运用所学知识,先后解决了精测网数据搭接等6项技术问题,令工区职工们刮目相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王宏昌的身影,2014年至2017年间,王宏昌参与了多条高铁的静态验收、动态验收,解决10余项技术难题,发表论文6篇。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红利不仅惠及了百姓生活,充盈了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更为中国勇立世界自主创造席位而璀璨闪耀,而这些已经实现和未完待续的宏伟图景,正是每一名铁路人的辛勤耕耘,这也是象王宏昌这样的铁路榜样勇当新时代“弄潮儿”的坚强担当。
高铁建没的词典里,没有“容易”这个词。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西成高铁养护深水区之后,向前推进的难度更是前所未有。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飞。头雁迎风奋力,群雁才会协力向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战斗团队,最大程度发挥生产合力,是王宏昌下的第一步棋。改革实施一年多来,王宏昌带领职工精检细修西成高铁高坡区段线路设备,创下了“动态检测零出分、静态检查零缺陷”的好成绩。闯,是高铁建设责任与担当的主旋律;干,是高铁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力量。
“用好金刚钻,做好瓷器活”。王宏昌以奋斗的精神点燃创业的激情。守护高铁和旅客安全是铁路的职业底线,不管多么艰难的条件下,职责与挑战都呼唤着勇敢者、奋进者。针对基本轨过渡到尖轨超出0.9毫米带来的“晃车”,王宏昌一遍遍推敲,总结出“尖轨降低值5点工作法”,有效解决了晃车问题;针对铁轨0.1毫米的偏差,王宏昌带领职工对15万余根轨枕逐根采集信息,分析数据600多万组,终于将轨道几何尺寸的最小偏差锁定在技术标准以内。不管工作强度多大,环境多艰辛,王宏昌确保高铁安全的脚步始终铿锵向前,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当前,“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发出新时代强音,成为新时代下铁路人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铁路无论从建设发展、科技创新,还是优化服务,爱岗奉献,榜样的力量从来不曾缺席。新时代下,铁路人应当拿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担当,在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力量,向先锋榜样学习比肩,让榜样力量在新时代下继续传承绽放。(姚洪)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