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未能预警——3.30事故引发的深刻思考
铁路评论 2020-04-01 13:11:27 222浏览 作者:王鹏一位铁路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从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再反馈给列车,时间无法计算,一般情况下,铁路线路工发现有影响行车的危险后,可以用对讲机直接通知车站值班员,由车站值班员呼叫司机停车。(彭拜新闻)
村名报警的消息,恐怕是当下人们最不愿看到,让人捶胸顿足,这为3月30日发生的T179次旅客列车脱轨事故又蒙上了一层丑陋的面纱。
11时34分,村民拨打了第一个报警电话,距离事故发生还有6分钟,按照列车运行140km/h的最高时速计算,此时列车距离事发地至少还有14km,而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是1100m。另外一个信息是,村名在报警后,曾在塌方处采用挥动衣物等方式企图引起列车的注意。
列举以上的种种事实,看似是铁路行车工作者应急处置不及时,但更深层次的追问是,行车人员是否在这6分钟内收到了报警信息,司机在大雨中的能见度是否高于1100m?
笔者由此推断,以上两问便是事故的主要成因——消息传递的不及时和过分依赖人工保障行车安全。现在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科技的进步,铁路应当从自身保障转为综合保障,路外人员也知晓了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有着见义勇为的责任感。应对此类突发情况,必须建立健全通畅的消息传达渠道,直通调度室的电话热线可能不现实,但必须消除公安、消防、急救这些社会应急响应部门与铁路调度指挥中心之间的障碍。只要渠道畅通,不要说6分钟,一切的应急响应可以在一到两分钟内完成,司机可以在得知消息立即紧急制动。
在科技应用方面,希望有关部门眼睛要向前看,向远望。不要发生一件,治理一件,此类事故可能会再次发生,但其他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样存在。相信在这次事故发生前,不可能没有征兆,众多的隐患、险情,怕是在层层繁琐的制度中不了了之、更可怕的是石沉大海。隐患的全面排查、科技手段加持人工保障需要双管齐下。希望这次事故教训能让其他潜在隐患不再束之高阁,高铁飞速发展的同时,廉价的普铁运输同样需要安全保障保驾护航。
(王鹏)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