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软件“假装抢票”还能演多久?

铁路评论   2020-01-07 22:58:28  0浏览 作者:郭时

近日,抢票软件陷入是否为倒票“黄牛”之争。伴随着争议,一些市场不良现象也日渐受民众关注。比如部分抢票软件抢不到不退钱,抢票软件涉及虚假宣传,默认勾癣隐蔽收费、信息泄露等等违法违规行为见诸报端。不少网民还表示:买了会员还一张票没抢到。种种迹象看来,抢票软件仍沉浸在一场无尽无休的“狂欢”。

其实,12306官方售票平台于去年5月22日就全网推出“候补购票”功能,相当于在网络上的“售票窗口”排起了队。只要有人在“候补购票”,出现余票会按照顺序依次发放给排队的人,而不会放在购票系统供“加速包”争抢。换句话说,新的网络售票规则建立后,用“加速包”捡漏已经变得不靠谱。我们不妨想想,如果都在排队,为何不赶紧“候补购票”占个位?如果无人排队,又何须用得着加速包?真不知道抢票软件“假装抢票”还能演多久?

无一例外,抢票软件也是在12306购票。究其根本,抢票软件市场是一个凭空诞生的市场,售卖加速包的行为与“中间商赚差价”无异。

车票越难抢,“加速包”越好卖,因此一部分抢票软件想得就是怎样让票难抢。在抢票软件开始的几年,“加速包”就像给了少部分人“机枪大炮”。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狂轰乱炸”,造成的是早期12306服务器的崩溃和赤手空拳民众购票难的焦虑。12306的票变得难抢,使人们纷纷拜倒在各种抢票软件的“机枪大炮”下,并为其进行“病毒式”传播。

而抢票软件并不改变火车票的供需关系,车票倒手便带来巨大的市常随着加速抢票的人越来越多,“普通加速”变得毫无意义,不充钱根本抢到不到票。由此抢票开始比拼加速包的数量,商家制造的“高速”“飞速”“光速”这些噱头不断的制造焦虑、收割焦虑,接连推出的VIP、VVIP本质上就是“竞价排名”“价高者得”。这种行为无异于“中间商赚差价”。以今年为例,铁路运输预计4.4亿人次,其中80%的旅客使用互联网购票,一个上百亿的红海市场凭空诞生。

春运火车票是刚需,关系着社会民生。“假装抢票”就让60多家有偿抢票软件获利,“价高者得”尤其让一年在外的劳动人民雪上加霜。有人认为,我们不能一下子就否认了整个行业。诚然,但仅仅依靠12306技术手段升级,等待互联网购票用户的“用脚投票”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公平的网络购票秩序基本已经建立起来,但消费者的“候补购票”习惯尚未形成。与其说“加速包”的概念是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不如说“飞速”“光速”实在迷惑归心似箭的人。我们可以预见抢票软件的“狂欢”散场在即,但我们不能等待群众受够了自行离场,留下一片狼藉。(郭时)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