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全覆盖助力擦亮“中国名片”
铁路评论 2019-12-21 00:04:59 浏览 作者:文∕周杨淳中国铁塔牵头统筹三家运营商与高铁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通信公网覆盖项目,历时两年多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全线2G/3G/4G 信号全覆盖,并为5G网络覆盖充分预留了资源,让广大旅客在享受高铁便捷出行的同时,畅享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带来的精彩。(12月18日中国日报网)
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中国铁塔发挥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和共享经济生力军作用,建成544座宏基站、187段隧道内分布式基站系统、293座场坪站。在公网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桥梁长、短隧道多、场坪选址复杂,以及运营商接入系统多,铁路电力需改造等问题,中国铁塔牵头组织运营商,统筹协调、精细设计,将问题一一解决,将成贵高铁公网覆盖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
笔者认为,成贵高铁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网络全覆盖,有效解决了高铁列车进出隧道的过程中乘客手机掉话、视频卡顿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旅客乘坐列车时的体验,进一步优化了高铁通信服务。同时体现了我国高铁通信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持续擦亮“中国高铁”这一国家名片。
成贵高铁跨越大渡河、金沙江、岷江等大江大河,其中,四川段隧道达91座,隧道总长约85公里,车站7座,桥隧比达85%;云南段全长79公里线路中隧道里程达67公里,隧道占比为84.5%;隧道占比最小(约46%)的贵州段隧道也有77座,里程达84公里。漫长的隧道,给网络覆盖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广大旅客乘坐列车时常常因为没有信号或信号弱而烦恼,影响乘坐体验。但现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贵高铁实现了全线2G/3G/4G信号全覆盖,并为5G网络覆盖预留了资源,彻底解决了乘客手机掉话、视频卡顿等问题,让更多人体会到高铁出行的便捷舒适,让国民不仅“走得动”,还要“走得好”。
地貌复杂建站困难,创新方案确保完成任务。在成贵高铁通信公网覆盖项目过程中,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办法克服难题,成为此项目的重要部分。比如有的断崖地方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工程建设人员通常会修建护坡和隔离防护带,在隔离防护带的墙边上安装3米附墙抱杆,依墙而建;过江大桥很长,就在桥梁两端选择合适位置建设基站从两端向中间覆盖,桥梁中部设置基站补充覆盖等,解决了光缆过江的困难……这些因地制宜、创新政策的措施,极大促成了通信公网覆盖工程的圆满完成,充分说明了我国高铁通信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我国高铁发展的新时代里,人们越来追求优质服务。铁路部门通过加快实现网络通信覆盖,让广大旅客在享受高铁便捷出行的同时,畅享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带来的精彩,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积极引入市场力量,通过多方优势互补,更好地擦亮了中国高铁国家名片。(文∕周杨淳)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