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火车票开售,电子客票让“抢票大战”渐行渐远
铁路评论 2019-12-11 15:53:51 192浏览 作者:马显12月12日起,铁路部门将开始发售2020年春运火车票,旅客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预订春运首日车票。由于火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的购票预售期为28天,窗口将于12月14日开始发售春运首日车票。(央视新闻12月10日)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港湾。作为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地,内心深处都深藏一份回家过年的盼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今年,在外辛苦打拼一年的民工、学子、白领等近30亿人次的出行需求,相当于把超过全球2/5的人口,在短短40天内集体迁移一次,2019年春运“大考”如期将至。
回望历年春运,总能看到累积着人民对改革满满的获得感,历史的镜头,捕捉到今夕变化。1981年3月,“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铁路春运效率高秩序好 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从此,“春运”成了中国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繁的一个关键词。2009年,国内首条高铁京津城际刚通车不久,在绝大多数地方,春运仍是通宵排队抢车票,行李架“争夺战”的代名词,那时的高铁,并没有在拥挤的春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今,我国四纵四横已经完成,八纵八横也在紧锣密鼓的交织中。到今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
历年春运,从车票的发售、组织旅客乘降、统筹安排运力,对于铁路部门来说都是一场大考,离不开200万铁路职工的辛苦付出。为了满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今年不断推出新举措。电子客票、定制列车、团体票、送票进校园、刷脸进站、候补购票……用差异化、科技化、倾斜性的手段唱响“走得好”新征程,从春运购票方式的“微改变”,看出铁路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今年的春运电子客票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其特点就是安全,环保,便捷。以身份证和面容识别为载体,安全系数更高,同时省却了丢票挂失补票的烦恼,同时也会是遏制黄牛、票贩子的有效手段。人脸识别进站,化繁为简,检票、进站速度越来越快,它为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不一样的春运,同样用脚步丈量着国家的进步。高铁让归程变得温暖,让出行更加明亮。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追梦时,在变与不变的春运中,中国,以幸福的名义继续出发,让春运的温暖铺满整个流动的中国。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