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进来,中欧班列开出幸福加速度

铁路评论   2019-11-21 17:08:58  165浏览 作者:靳亚琳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5日称,截至10月底,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发达国家公司、金融机构与我国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常

      据介绍,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项目进展顺利。到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中国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增大,有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班列让国货走出去,把外面的产品引进来,各国人民按需所取,互利共赢,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营造出多边贸易往来的热闹场景。可以说,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架起了中外人民友谊的桥梁,还开出了各国人民满满的获得感,开出了人们幸福的加速度。

      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班列、特色班列应运而来。渝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班列把我国西南地区、中东部地区、长三角一带的货物运到遥远的边境各国,从最初的几十小时压缩到现在的十几小时;从大宗的黑货粗品到现在的白货精品;从几年前的回程重箱率为零提升到现在的85%。中欧班列高质量多数量的发展,不仅搅活了国内市场的一池春水,还大力激发了众多外企的投入热情和带动沿边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得不说,中欧班列划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同心圆,是实现世界资源共享,打造世界各国经济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另外,随着我国铁路技术创新发展,冷藏箱专列、小汽车专列、水果专列、红酒专列、食品专列等一些“高、精、斜中欧班列备受国内外人们青睐,这些特色专列把超市开在了家门口,不仅物尽其用,还惠国惠民。

    与其他物流方式相比,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是中欧班列的亮点。许多外企之所以选择中欧班列,是因为它比海运快速,比空运安全,成本较低,运力较大,性价比高。正如德国管理专家赫尔曼·西蒙曾给出的两个优秀案例:一个是航空客运系统,另一个是信用卡支付系统。他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我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时,尽管每个国家必须协调空中交通,我甚至没有注意到越过十个或更多国家的领空。在支付系统中也是如此,我几乎可以用一张信用卡在这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付款。这两个领域的后台流程都非常复杂,但作为客户,我们并没有察觉它们的复杂流程,其带给我们的体验是顺畅且便捷的服务,中欧班列也应该如此。”中欧班列之所以得到国际企业的普遍认可,是因为它给出了各国企业美好的物流体验,让人们在物畅其流、互惠互利、可持续续发展的前景中有所期待。

   “上下同欲者胜”。相信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中,中欧班列将携手中外企业齐头并进,团结一心,共筑“丝路经济带”,实现多边合作,谋利益、求发展,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共绘世界美好蓝图。(靳亚琳)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