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见证历史与未来
铁路评论 2019-09-20 14:14:20 204浏览 作者:魏蔚昨日,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五道口启动区正式开放。作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启动区全长近800米,从成府路13号线五道口城铁站贯通至北四环铁路桥;面积1.7公顷,大概两个足球场大小,总体分为铁路记忆广尝轨道花境以及展望花园三个部分。(9月16日 北京日报)
按照规划,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将从北京北站到北五环,途径北下关街道、学院路街道、清华园街道以及花园路和东升镇等7个街镇,全长约13公里。它是目前北京市在建的最长的一个遗址公园。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有“高铁院士”之称的王梦恕所提案规划建设的,他认为,百年京张铁路是宝贵的历史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建造一个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方面可以对相关历史文物和遗址进行保护,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弘扬可敬可佩的“京张铁路精神”,以供后人敬仰和发扬。
说起京张铁路建造历程,大概是每个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中学课本上,一篇有关于詹天佑主持设计和建造京张铁路的课文影响了几代人。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外侮不断的时代里,著名工程师詹天佑顶着巨大压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勘探,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设计。在建设过程当中,又遭遇了无数的难题,其中最著名的,就属“之字形”坡道了。由于这一大胆创新,解决了铁路过燕山山脉时坡道过陡的难题。京张铁路以中国完全自主建设而闻名于世,自己出钱,自己建设,并且全部工程费用仅仅只有外国人预估的五分之一。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因京张铁路而夺目,国人自主、自立的奋发图强精神,也因京张铁路而获得发扬光大。它不仅沟通了京津地区和西北之间的联系,而且还一举打破了西方列强企图夺取该铁路建筑全的迷梦。
如果对这条铁路进行再细究,实际上,它在建造过程还有许多大胆创新。除了“之字形”坡道,在穿越居庸关、八达岭等层峦叠嶂、石峭弯多的地方,詹天佑用创造性的用“竖井式”工法打通了著名的“八达岭隧道”,一时间,它成为当时令世人震惊铁路工程隧道。
往去过百年。如今,京张铁路早已经不算是特别令人特别瞩目的交通线路和铁路工程。但是,它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它的存在一直是令后人鼓舞和奋发的历史。2016年,京张高铁正式开工建设,从现有的规划图中可以看出,京张高铁相当一部分线路是和老的京张铁路是并行的,历史跨越百年,而如今建设中的京张高铁在很多地方和老的京张铁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同样联系京津和张家口两地自不必说,京张高铁不仅服务于在3年后开幕的北京冬奥会,而且从规划与建设技术上来看,京张高铁不啻为是中国铁路发展事业的一项全新标杆。京张高铁是全球第一条智能化高铁,是我国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铁,是世界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寒、大风沙高铁。它在今年6月份全线铺轨完成,并在今年年底正式开通运营。完全自主设计,完全自主建造,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世界第一,不仅是中国铁路的发展标杆,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京张铁路建设完成的百年之后,国家发展已非当年同日而语。相对比詹天佑等先辈们的忍辱负重,今年的国家发展与中国铁路发展完全可以告慰先辈。前后对比下,恍隔百年,更让人感慨和唏嘘。(魏蔚)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