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淡的奉献中书写不朽的传奇

铁路评论   2014-02-20 19:04:54  浏览 作者:李天恩

据央广网2月19日报道称,乌江大桥是川黔铁道线上唯一的一座大桥,也是川黔线上通江达海的黄金通道。为了大桥的安全,30年来,铁路桥路工刘德胜一直守护在这里。(央广网2月19日)

在艰苦而危险的川黔铁道线上的乌江大桥上,铁路桥路工刘德胜一守就守了30年,30个春夏秋冬的历练,绿了芭蕉、红了樱桃、逝了青春,唯一不变的是,反复重复的危险而枯燥的工作,在记者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51岁的刘德胜干桥路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在别人眼里这项危险的工作对刘德胜来说已经得心应手,即使家人多次劝告他换岗,但他一直坚守了下来。

在刘德胜朴实的内心世界里,一直在想,我不喜欢干,别人也未必喜欢,况且,我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为什么不干下去呢,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刘德胜用坚持书写出了人间最美丽的奉献之歌,让这条川黔线一直以来安全畅通,输送了万千旅客平安回家。

在全国的许多铁路途经的偏远地区,都有这样一些铁路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一直的坚持创造着安全的奇迹,改写着一段又一段安全里程碑,付出是如此的平凡,但是一个个简单的奉献叠加起来,就铸成了不朽的传奇。

正是因为有了像刘德胜这样朴实平凡的铁路人,把奉献当成了日常习惯养成,才会铸造起一个个丰碑,安全的丰碑,中国铁路之所以会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就在于有了这些点滴的付出,才汇成了安全的海洋,让铁路安全坚如磐石。

刘德胜说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是觉得有点愧对家人,这样一份真切的感受是许多铁路职工共同的心声,为了铁路的安全,许多铁路人舍小家、顾大家,特别是在春运期间,铁路人为了铁路安全或者服务旅客,都不能与家人吃个年夜饭,更别提为家人干点家务活了,每一年的春节,或许是铁路人最感觉辛酸的日子,年轻的女列车员想着自己还幼小的孩子,但是她们还是把温暖的手伸给了陌生的旅客,妻子把饭菜热了又热,丈夫却在施工现场始终无法回来‥‥

这就是铁路人,用不朽的付出换来亿万旅客的安全出行。(李天恩)

无相关信息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