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沧桑巨变--新铁路,新希望

铁路评论   2019-08-27 21:53:45  194浏览 作者:高泽坤

70年来,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始于百废待兴,无畏奋进求索,诞生了无数的世界奇迹和人类奇迹。

在当今社会,不论是普客还是高铁,都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既便利又实惠的交通工具,货运列车中的“中欧班列”也是总书记点名表扬的伟大工程。但在一百多年前,中国是没有铁路的,那时清政府腐朽无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视火车和其他外国科技为“奇技淫巧”,打心底里瞧不起,可谁知道就是这些“奇技淫巧”打开了大清的国门。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更是大力发展铁路事业,从普快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的出现,见证了中国这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一过程是经历了艰辛的。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中国自主建设了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是这条铁路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技术工人和原材料也都极其匮乏,党中央便派出部队和人民一起修建铁路,钢轨自己轧制,炸药土法自制,甚至部分枕木都是沿线群众们自发提供的,即使这样,505公里的铁路于1952年竣工了。在成渝铁路完工后的67年里,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铁路奇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1975年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结束了四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2006年雪域高原的汽笛声打破了世界铁路冻土难题,成为了世界海拔之最的铁路;2008年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运营。

铁路在全国综合运输网络中的担当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加快铁路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需求。进入21世纪,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2017年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装备开始领跑世界。2008年至2018年,我国高速铁路从零起步到全球总里程占比超过60%,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中国高铁的新征程已经开启。10年间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高速铁路发展的伟大奇迹,正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复兴时代已经来临。

古语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建国以来,中国铁路事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进入新时代,铁路工作者不断青年化,我们作为其中一员,在这个被祖国眷顾的时代里,正是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应本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崇高信念,继承铁路先辈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一线岗位起,树立好理想、锻造好本领、发挥强担当,争做“三有”青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70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铁路青年是铁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进步的推动者,我们必须先树立好坚定的理想信念,心系祖国,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然后带着心中理想,不断磨练自身业务技能,通过实践把理论运用到工作中去。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有强的担当作为后盾,秉承责任意识,敢做敢为,担当好“时代青年”的角色,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惧怕责任,不逃避责任,一代一代地推动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