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埑变通途,千古蜀道换新颜

铁路评论   2019-05-30 13:58:40  浏览 作者:戴治国

宝成铁路和西成高铁,前者于60年前横空出世,实现了万千川人,冲破路险桎梏的殷殷夙愿,后者在两年前蓄势亮相,构筑起四川盆地畅达北上的高速大道。(5月27日搜狐)

不走古栈道,不知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自古因其险峻和重要而闻名。据史料记载,古人沿溪傍麓,凿壁锤石,打孔钳梁,架木为桥,唯留“千古魂销蜀道难”的哀叹历代流传。千百年来,交通不畅成为制约巴蜀发展的瓶颈。

俗话说:“道路通、百业兴”,意为畅通通道将能很好的撬动经济与民生的双重发展。60年前,宝成铁路横空出世,融会贯通西南地区的“蜀道”、整合西南地区丰富多样的资源和货品,携西部城市群在市场化浪潮中激流勇进,实现了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沿线中小城市开始崛起,加工业逐渐兴盛,以工矿企业为代表的骨干企业林立。可以说,宝成铁路对沿线地区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畅通通道释放出的发展信号有多强烈。

“蜀道易,易于履平地。”古代诗人陆畅似乎早已洞察到千年后畅行无阻的蜀道新景。时代变迁,蜀道演绎着沧桑巨变,“八纵八横”的宏伟蓝图在接续铺画。2017年12月被誉为“高铁蜀道”的西成高铁蓄势亮相,构筑起四川盆地畅达北上的高速大道。现如今,一条高铁新线牵引一条新兴经济带,一座高铁新站带起一座新城,高铁效应,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西成高铁的开通,不只是点与点之间的简单连接,更是一道关乎未来区域协同发展的大型命题。西成高铁对于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蜀道难,难于古人建之不易;蜀道易,易于今人惊世才华。如今,伴随着车轮铿锵行进,天埑变通途,千古蜀道换新颜。在千崖万壑的秦巴山区,宝成铁路和西成高铁凌空飞渡、凤舞龙盘——双翼齐飞的新蜀道实现了运输能力的巨大飞跃,平息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怨叹。(戴治国)

无相关信息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