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车”扶贫也是一种因地制宜

铁路评论   2019-05-09 19:02:43  179浏览 作者:张鹏

5月7日,笔者看到一个短视频融媒体报道作品,标题为《这张图得横着看的图,惊艳你的双眼》,说的是“小慢车”,取景地在陕西略阳县最北边的一个镇,叫白水江,古称江镇,它与甘肃徽县、成县相毗邻,宝成铁路白水江站,就坐落在这里。

作品用动态加图片的形式,将“小慢车”行进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情形,一一展现,不仅有沿途的美丽风景,更有那为农村人带来诸多方便的独特的运行特色。

笔者试着将其特点归纳一下,大致是这样:一是速度很慢,是那种绿皮车,在高铁时代,显得不合时宜,但山区群众却特别欢迎。二是逢站即停,是山区里的“公交车”,孩子们的“通学车”。三是啥都能装,大箩大筐的农产品,是“火车里的集贸市潮,土得掉渣,很不讲究。四是票价便宜,公益性强。

“小慢车”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典型体现,它是联结偏远地区与外面世界的主要桥梁,是山区群众出行、致富、求学的期望,是关乎山区群众柴米油盐的生存重器,是一首富裕、欢乐和光明的歌。

“小慢车”里装着扶贫的“大情怀”,便宜的票价,最低可低到两块钱,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都能上车,跟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阶段性基础设施相匹配,既不滞后,也不超前,让“小慢车”路遥也知马力,车慢也见真情。顺便说一句,最近被树为“新时代·铁路榜样”的阿西阿呷,就是一位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小慢车”彝族列车长。

“小慢车”承载着偏远地区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非常接地气,暧人心,充满了朴素的情感,简单的快乐,这里可以看到许多“中国式熟人社会”的典型场景,尤其是那份朴素热情、耿直率性、平安祥和、善良体贴,经常看见他们用“都不容易”“多大点事”“过得去就行了”来处理小扯皮小纠纷,都很妥协将就,罕见得尺进寸,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粗犷的亲近,充分的包容与让渡。纯净自然的乡野和淳朴可爱的邻里,让“小慢车”天天上演着一种“这世界充满爱”的十字小溪式的情景剧。

“小慢车”,系着乡愁,是邻家暖心大叔一般的存在,深蕴“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慢里有高质量,在慢中有大情怀,它,起点贫困站,终点小康站。我们希望它久留,因为山区人民还需要它,但我们也希望它消失,当山区人民在共富路上也能如城里人一样,同步进入快时代,追求高速度高效益的时候,它终将会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那个时候,我们一定会用一份温柔的心情,怀想它。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