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还是救心?
铁路评论 2019-04-18 20:15:00 236浏览 作者:叶懿辉据报道,3月27日,广西一名女医生在动车上听到广播求助后前往救治不适乘客,患者好转后,却被乘务员要求出示医师证并手写情况说明“签字画押”。(北京青年报)
也许有人会觉得铁路部门如此处理过于程序化不近人情,但笔者认为,铁路如此做法是正确的但也是无奈之举。按照规定执行相关流程,是维护铁路自身和医生权益的行为,避免了救助之后一些无必要的纠纷。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出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铁路部门让医生提供证明等程序化手段是正确合理的。
做法虽无错,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导致连助人为乐都需要如此小心翼翼地用“程序化”手段了呢。明明出发点是助人救人,但却要百般谨慎,诚惶诚恐。我想这是社会人心难测,太多救人反被人讹的现象出现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回顾近年来,乘客在列车上突发疾病后,铁路工作人员参与救助,事后却被当事人告上法庭的案例频频发生。其中不少都是铁路部门败诉。铁路部门见义勇为,最后却无奈成为“风险背锅户”,所以才有了今天扶人先拍照,救人走流程的现象出现。
中国现在不缺白求恩,缺的是鲁迅。近年来,各种碰瓷事件穷出不朽,扶老人被讹、救人被误等不良之事让助人为乐者心寒,以至于出现了老人倒地也无人敢扶的悲剧屡屡上演。这是道德的败退,也是全体国人的悲哀。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传承和发扬这伟大的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积极倡导和鼓励这种行为,为施助者创建一个“安全”的助人环境。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保,严惩讹诈好人的“白眼狼”!坚决打掉这股受助反讹人的邪气。只有这样,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精神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社会才会有更多的正能量。
投稿人:叶懿辉
评论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