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因雪降速退差价,看似合情未必合理

铁路评论   2014-02-07 20:57:43  235浏览 作者:李川川

春节尾声返程高峰,恰逢雨雪天气,铁路部门为首要确保大雪天气下旅客运输安全,致多趟高铁降速。有网友质疑,乘客花高价买高铁票就是为了享受高速度,高铁不高速是否按照普速列车票价退差价?《法制晚报》微博发起投票,截止10点30分,超7成网友认为高铁不高速,铁路部门应该给与乘客补偿。(据2月7日,法制晚报)

高铁遇大风雨雪天气等客观原因,采取高铁降速保安全,立根从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点出发,这是铁路部门毋庸置疑的安全底线。而从保障行车安全,让民众及时出行,继续开行限速高铁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看,远非网友力挺的高铁降速退差价那么简单。

高铁限速保安全的客观原因:受中东部地区持续雨雪的影响,铁路总公司采取应急预案,高铁降速,优化行车组织方案,是对保障旅客安全出行所交付的最满意的答卷。再看这铁路变更行车组织的背后所投入的各方面力量,绝非三言两语所能体会到铁路背后的艰辛。铁路是个大系统的单位,用牵一处而动全身概括铁路行车组织最为贴切。车、机、工、电、辆各子系统惟有在铁总的高度集中指挥下,才能有效衔接,为旅客搭建一个完整的车体、车次,也就是所谓的开行列车,特别是雨雪天气,铁路部门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雄厚的资本来保障铁路运输。仅铁路设备来讲,地面信号、道岔、接触网等等,需要全天不间断的人力值守,并及时做好故障应急处置。不可抗拒的雨雪天气,铁路部门完全可以像高速路封闭那样,有足够的理由,随处可找的托词,停开高铁,让所有的外界指责都引向这不可抗拒的恶劣天气,从而使企业利益得到最大化保障。但是铁路部门没有这样为一己私利,全不顾旅客归途这样做,然以第一时间优化行车组织结构,统筹协调各子系统,借助新式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布优化列车组织及正晚点情况,最大限度的不影响雨雪恶劣天气下旅客们的出行。

其次,铁路作为一个社会综合交通的一种方式,所执行的是延续公益性运输,票价从前期的社会调查,中期的实际与理论论证,到后期的政府定价,全程由政府掌控,铁路作为企业是丝毫没有票价定制的话语权。部分人在无端的呼喊,支持高铁降速要降价,这看似乎合情,却压根的不合理,他们没有从社会经济出发点来追寻铁路票价是否合理。从社会物质条件涨幅上来讲,物价,也就是民众生活所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在上涨,小到什么“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大到什么油价、房价直接压的人喘不过来气。况且民众都知道铁路建设的成本,动则货车一响,黄金万两,巨大的投入付出,当然需要高价的回收成本了,可是我们依然可以欣喜的看到,铁路票价还是原来的标准,按照基本运价里程计算票价。有参照物作对比,就能详细了解谁在涨价,谁在维持国家的铁路公益性运输了。在铁路秉持公益性运输这个客观前提下,即使遇不可避免的暴风雨雪恶劣天气,相信人们也不会跟风般的让高铁降速再降价吧,毕竟铁路公益性运输一直没有变,应该点个赞!

当然,民众选择铁路外出在暴风雨雪面前,对高铁降速晚点多少有一丝的抱怨,这点绝对可以理解旅客出行的心情。但在对待高铁降速降价退差价面前,还是应该理性对待铁路部门在应对不可抗拒雨雪恶劣天气下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