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毫厘的坚守,成就高铁上硬币的屹立不倒

铁路评论   2019-02-18 10:20:41  231浏览 作者:谢幸

春运期间,很多人都会选择乘坐高铁。坐在平稳、舒适的车厢里,可能很少有人能想到,有一群自称为“平顺师”的人常年躬耕于毫米之间,保障着高铁平稳运行。(来源:央视网消息)

说起“工程师”、“建筑师”,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群体,也是备受大众推崇的职业。然而,“高铁平顺师”却鲜为人知。打个比方,坐在四平八稳的高铁上惬意的喝着茶,感受高铁的的快速与平稳,甚至还能在高铁的车厢把硬币稳稳地立起来,这就是“高铁平顺师”想要的画面。所谓“高铁平顺师”,就是日夜维护高铁线路安全,确保高铁平稳安全的那一群人。

前不久,高速列车在经过京沪高铁黄河大桥时出现了轻微晃车,平顺师们快速反应,紧急出动,短时间内检查出大桥过渡段轨面有3毫米的高低起伏,并通过“微创手术”漂亮地解决了棘手难题。平顺师们的表现在令人惊叹之余,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忠于职守,守护高铁安全。为了广大群众的幸福和团圆,他们在春节期间舍去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坚守在岗位。为了旅客的安全,他们不惧严寒,迎难而上。在确定好维修方案后,一群平顺师在高铁停运的后半夜,抗着零下十三度的低气温,抬着沉重的仪器,爬过146级台阶来到了黄河大桥上,经过好几个小时的维修,终于赶在当日第一趟高铁开动前解决了这3毫米的误差。

精益求精,尽显工匠精神。3毫米,是一个普通人极易忽略的高度;而轻微的晃车,在高铁时速达300公里的情况下,也是转瞬即逝。可“倔强”的平顺师,却与这3毫米较上了劲,日以继夜为了3毫米误差而劳神奔忙。黄河大桥全长五千多米,在如此长的距离内找出3毫米的误差,靠的是众多平顺师的精密勘察,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经验,靠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坐在高铁上,在电光火石间感知出线路的异常,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群策群力,择优解决问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找到误差后,如何尽可能地不影响到经过黄河大桥的列车的运行,怎么尽可能避免大面积动工,在春运这个节骨眼上,既保证“快”又保证“稳”地解决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平顺师们经历了一嘲辩论赛”,最终选择以填补的方式将误差消除,保证了高铁列车的有序运行。

近年来,中国高铁见证着中国速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不仅是提速了、线多了,也正在实现着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转变。正是有了这一群常年与毫米这种小距离较劲、愿意踏踏实实纠错的平顺师,才有了声名远扬的中国高铁。在中国高铁这一系统工程的背后,正是有着千千万万如平顺师们一般辛苦工作的人们,如车头上全神贯注的高铁司机、接触网上的“蜘蛛侠”等等,正是他们常年不失毫厘的坚守,才成就出高铁上硬币的屹立不倒。他们是令人敬重的奋斗者,他们也是值得钦佩的追梦的!(谢幸)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