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铁网运营优势 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铁路评论 2019-01-08 17:10:36 173浏览 作者:李桂启2018年,长三角铁路到发旅客首次突破13亿人次,其中高铁到发9.75亿人次。长三角铁路之所以用占全国铁路8%的营业里程,承担了近20%的铁路旅客输送量,源于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积极实施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客运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1月7日中国经济网)
潮涌长三角,风起东海岸。以占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经济总量的长三角区域,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人民生活最富庶的经济区域。承载着经济“输血”重任的铁路,发挥长三角高铁成网运营优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铁成网运营,道路互联互通,助推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快车道。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34个通了高铁,动车组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截至2018年底,18条高铁织线成网像四通八达的粗壮血管与全国铁路干线网络互联贯通,把长三角与全国各地有机连接,“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由高速铁路网、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为代表的交通设施的改善,促进长三角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引领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梯次安排运力,满足不同客流需求。为适应长三角高铁客流比重大的实际,对客运专线实行动车组列车市场化运营方案,在“4+3”开车模式基础上,探索更精细的高铁“一日一图”编制,安排日常、周末和高峰图,按需开车,有效供给。通过努力实现运力投放与客流需求精准匹配,尽可能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巨大人流变成铁路客流,有效克服高峰期车辆供给不足、客流旺盛区段通过能力饱和、存检修能力饱和矛盾,在既有规模的路网上开好高铁列车,既能满足各城市群间通勤、探亲、商务、旅游等不同客流需求,又不浪费运力。
一键支付,零距离换乘,科技让旅途更加美好。坚持“零距离换乘”理念,设立“旅客换乘中心”,推动高铁、地铁、公交、公路、民航多种运输方式综合换乘服务;优化多种方式支付、APP自主选座、接续换乘等功能,让指尖上轻松购票更方便,运用“移动互联网+”模式打造线上客服中心,接受旅客互联网订餐、常旅客会员申请等即时咨询;积极推进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多数商铺实现移动支付覆盖,为不同消费人群带来更便捷的乘车购物体验……长三角铁路借力“互联网+”“炫科技”等,开启智慧客运新时代,让旅客感受不一样的回家路。
回首过去,经过近10年发展,高铁从无到有,长三角地区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展望未来,长三角铁路在建和计划新开工项目达到42个、总投资规模79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5300公里,运营的铁路覆盖三省一市范围内除浙江省舟山市以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建立,将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基本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李桂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