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团体票:温暖返乡路,化解思乡愁
铁路评论 2018-12-13 17:25:26 222浏览 作者:张续亮“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在新时代,余光中先生所著《乡愁》里的船票早已成过往,所谓众人独宠的高铁时代,乡愁便是一张张火车票,红色、蓝色、甚至无纸化,都一一寄托着浓浓故乡情,代表着心与家的距离。小小车票不知藏着多少人的梦,又不知留下多少人的感动。
又是一年尽头末,归心似箭浓乡愁。春运的大潮在“抢票”中慢慢拉开波澜帷幕,忆往昔,改革开放初期,大批农民远离家乡,去远方的城市“淘金”,火车站成为必由之地。为一张车票,天寒地冻,彻夜排队,站外广场人满为患,水泄不通,那个年代,车票牵动着民工的心结。
四十载风雨,四十载前行,中国铁路在“先行”道路上勇担责任,砥砺奋斗。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人民铁路的永恒初心与誓言。增开临时客车满足高峰人流需求,智能化购票让“一票难求”场景逐渐消失,手指点点立即购票,“任我行”出行状态成为一种潮流,刷脸进站、无纸化乘车等便民举措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人民心窝油然而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铁路的智能化、数字化不断走向前沿,人民确实不断体验到出行的便捷、旅行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而在另一面,有那么一些“弱势群体”仍旧没有享受同等红利,就如同现在的高铁备受青睐,成为普遍,而在山区开行的小慢车则是一种“特殊照顾”一样,这些“弱势群体”需要倍加“关心”。每逢春运,车票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奢侈品”,脱离或不能灵活应用“小科技”的他们只能排队来询问再购买车票,轮流排队、等几个小时甚至通宵。沧桑的眼神与刀疤的面容,在寒雪飘然的背景下,定格出一种父亲般沉重的慈祥,低温中流露炙热内心,稳重中跳动不安神经,无奈与希冀交织着不定数。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解民众所困,人民的铁路就是为人民服务,务工团体票订购的措施给农民工等带来盎然春风,回家便不再是梦。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如今,天涯不再遥远,家就在眼前,一张小小车票成为心与家的纽带。务工团体票订购流程较简化,订票受理时间较短,低门槛和操作化繁为简,让订购团体票的人员无障碍,让务工人员不再打上“购票难”的心结。春运大潮潮起潮涌,民工浪潮作为重要部分之一,除了务工团体订票措施,还有“送票下乡”“接您回家”等暖心举措。人民有需求,中国铁路定力当先行,在这个寒冷冬天,一列列飞驰的火车传递着爱与火的温暖。
家乡,便不再远,乡愁,便不再愁。一张张车票,攥在厚实又有力的手心里,当思念跃然纸上,透过泪珠的双眸,刻画出层层过往,流出最真实的感动,亲情是最朴素的感情。一张张车票,温暖的是返乡的路途,化解的是思念的乡愁,传递的更是中国铁路的初心。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