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点点滴滴
铁路评论 2018-09-20 15:05:58 166浏览 作者:何国兰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坐落在重庆市郊一个较为偏远的山区里。
40年前,家乡贫穷落后。物资匮乏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特征,恶劣的居住条件是家乡人最头疼的事情。那时,村里大多数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条件差的甚至是一半是土胚房一半是茅草房,夏天,是家乡人最难捱的季节。一场大雨来临,粗糙的泥墙皮一经雨水冲刷便会迅速溶解,房子也被瞬间瘦身。风雨飘摇的土坯房,让人心生恐惧。屋里因为雨水的渗透变得阴暗潮湿,泥土的腥味和生霉的潮味几乎伴随整个夏天。
生产队是那时农村最基层的生产组织。由于土地所有权归生产队所有,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家干活出工不出力。庄稼长势不好,自然分到各家的粮食也不多。何况我们家由于女孩多,由母亲一个人挣工分(父亲当时为铁二局职工),挣的工分不多,自然分的粮食更少。一年到头主要是红薯、玉米、高粱加上自留地的青菜勉强度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那是个历史的分水岭。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利好的政策犹如一场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农民将成为土地的主人,不仅对土地有长久的使用权,而且对地里的收成享有分配权。我清晰地记得,在确认消息后,母亲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工作。从种植何种农作物到田间繁复的劳作步骤,她都有精细的安排。父亲也把每年一次的探亲假改在农忙季节回家帮母亲的忙。1980年,是父母最忙碌也是最开心的一年。因为已经有了一年的独立种植经验,这年的农活父母干得更加得心应手。 母亲每天劳作在田间地头,看着庄稼一天一个样,她的积极性更高了。那年我家的玉米、高粱、水稻等农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除去交给国家的公粮外,还有了一些结余。也是从那一年起红薯、玉米、高粱不再是家里的主食,而被用来喂猪,米饭成了家里的主食。以后几年,随着收入的年年递增,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九八三年,我家的粮仓已满满的了。以后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1983年的时候,我上初中了。在学校常听邻村的同学们说他们村有人买了电视机,能收看各种节目呢。我回家央求母亲也买一台。母亲说等一年吧,等这一年的收成好,加上父亲存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了。到了来年,母亲果然把这件事办成了,当时在我们小山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时正值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热播。每天我们晚饭还没吃完,就有小孩子跑来占位置了。正在收拾碗筷的母亲总是热情地和陆续进来的乡邻们打着招呼,并匆匆收拾停当,也赶紧加入等待的队伍。在电视未开播之前,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家长里短,邻村趣事,来年的计划,畅想着未来的日子,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现如今,黑白电视机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彩色电视机从模拟到数字,显示器由球面到平面,大屏幕等离子、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的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每每回到家乡的时候,昔日的土坯房早已被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取代。往日的街道,分不清东南西北,听堂妹说,原来这个地方是粮站,那个是供销社等等。砖瓦房也一改往日的红砖外漏,精致的瓷砖或大理石外贴豪华又典雅。室内或欧式或简约的装修风格彰显着主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村里修建了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无雨一身土,有雨一身泥”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堂兄家也买了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交通便利的很。马、牛等当年田间劳作的主要牲畜,早已被现代化机器所取代。播种机械、耕种机械、收获机械等在农村的大量投入使用,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而且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勤劳节俭的家乡人也越来越重视膳食的合理搭配搭配。鱼、蛋、肉类、海鲜、各种蔬菜也写进了家乡人的食谱…….
时光荏苒,4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一跃进入了中年人的行列。家乡,这个我梦牵环绕的地方;这个和我一起成长的地方;这个凝结了我太多情感的地方;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变化天翻地覆。我只记录下这段与我有关的童年、青年的记忆,权当是对家乡的一份惦念和对久远记忆的一次唤醒,更有对家乡的期盼和祝福……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