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梁家河有感
铁路评论 2018-09-12 09:22:53 253浏览 作者:任钊晴朗、干燥、厚重多风的西北高原让人神清气爽。2018年9月5日,在安康机务段党委安排下,自己有幸来到梁家河参观学习。
梁家河,这个地方先前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因为就是在这个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就是在这个地方给了总书记最初的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的轨迹;就是在这个地方,让涧边柔柔草,变成孤崖劲劲松。下面我就通过自己的参观学习简要分享一下习总书记和梁家河的故事。
浮躁的心,就像雨中的浮萍,始终会被岁月激荡不安;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时,面对抓不紧的跳蚤、填不饱的肚皮、望不尽的贫瘠山坳,迷惘着,彷徨着。外部环境的剧烈转化,让年轻稚嫩的肩膀艰难的担当着。工分岁月初,劳动一天仅得六分,这比妇女还要低,严重打击了其积极性,还因对群众不熟悉,距离感强,让习近平坦言他当初当了一次“逃兵”——请假返京。但因为户口问题被公安当做“倒流”人口抓了起来,这才让他彻底断绝了回京念头,这才“二进梁家河”。这一次,青年习近平长大了,成熟了,安心扎根底层,融入到群众中去,逐步取得村民的信任。
担当是人民的期望。官权民授,创业要实,脚踏实地的真抓实干,坚持问题导向,领导人就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1974年1月,习近平开始担任梁家河大队书记,在继任之初,就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梁家河地处山坳之间,人均可耕面积少,再加之黄土高原多风、多旱,风调雨顺之年亩产不过百十斤,倘若天公不作美,下年的种子都难以回收。习近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决定打坝修田。三九隆冬,陕北的风凛冽不绝,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将整个陕北高原冰封了起来。打坝的地方有淤水,打破坚冰下为水,谁敢下?习近平以身作则,只身先跃,村民备受鼓舞,纷纷抡起镐头,打坝修田轰轰烈烈的点燃了整个冬季,粮食问题得此解决。直到现在那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同志当大队长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在此之后习书记带大家建沼气、办缝纫社、磨坊、菜园、打井、扫盲等,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他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大风起兮云飞扬”,是大雁终究要随风而高飞。对于他,离开不是逃离,而是担当,因为是“木”就要成“材”,是“材”就要当顶天立地的“顶梁柱”。1975年,习近平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终被清华大学录取,也因此于同年7月15日,含泪告别了他的第二故乡梁家河。多年以后,当乡亲因病着实无招时,想写信给他,寻求帮助,有人讲“人家现在可是福建省委书记,都快二十年了,还会记得咱这档?”,岁月蹉跎了当初他留在这儿的痕迹,但村民却坚信他留在这儿的心。寄出去的信很快得到了回复,他说去他那儿,那边医疗条件好,并随寄了五百现金。村民到了那边,习近平为他安排好了一切,等他痊愈出院再回陕北时,虽因工作原因没能亲自送别,但却事先悄悄在村民包里塞了两千块钱,并约定等回梁家河那天定去他家做客。那时习近平每月工资一千多,事后村民方知看病花了的好几万都是他借别人的,那时的习近平并无多积蓄。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青年习近平而言,梁家河就是一所学校,教给了习近平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铁路人而言,梁家河告诉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方可仰望星空。只有经历多层次、多样性的实践环境,步子才能迈的更稳,走的更远,才能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