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不文明乘车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铁路评论   2018-08-27 10:50:01  245浏览 作者: 孙建伟

近日再次曝出旅客不文明乘车现象,8月21日下午,一名男子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强行霸占一位女乘客座位,经列车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协商无果,还装病耍赖,气焰十分嚣张,最终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就坐,而霸座男子一直坐到北京下车。24日下午,铁路部门对男子实行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此次高铁“霸座”事件是2018年继合肥女教师“阻拦高铁”和沧州高铁“泡面姐”等闻名全国的事件后又一影响恶劣的不文明乘车现象。

面对层出不穷的不文明乘车现象,人们不禁发问为何屡禁不止?有人说是因为当事人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低,其实不尽然,乘车人作出如此事件必然是低素质的无赖行为,但“阻拦高铁”事件的女主是合肥市的小学教师,根据网友搜查高铁“霸座男”也是某大学在读博士生,身为人民教师和博士生,其必然受过高等教育,本身应具备较高素质,却做出如此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当事人缺乏社会公德心,另一方面是没有相对严厉的违规后果。

所谓公德心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合肥女教师、高铁“霸座男”、“泡面姐”等人也许在工作生活的小圈子中都能做到尊重他人,能够克制自己的行为,但是到了更为广阔的公共场所,面对与自己工作生活不相关的人和事的时候,公德心的缺失使他们缺乏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力,一切行为开始是以自我为中心,于是便有了“高铁为什么不能等我几分钟”“凭什么不能给我让座”的心里想法,最终产生出这些不文明乘车的行为。

旅客可以无所顾忌的做出这种行为,一方面是旅客本身没有公德心,另一方面是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够。当社会公德心的缺乏的时候就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铁路部门为了更好的维护旅客乘车秩序,也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根据《铁路旅客信用管理办法》对扰乱乘车秩序的旅客可以进行相关处罚, 每辆列车上都会配有列车员和乘警,如果有人强行占座不让,或者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会先对当事人进行劝说,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乘警会对占座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保障其他乘客的应有权益。但在具体实行中,“霸座”男子和“阻拦高铁”的女子利用铁路部门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强行扰乱行车秩序,还是完成了旅行,虽然事后都有处罚,但相对来说处罚较轻,如果没有网友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可能“霸座”男还不会专门录制视频向社会道歉。违章后果如不能警醒扰乱乘车秩序之人,那么必然还会有人做出扰乱乘车秩序的事件,影响其他守护规则的旅客利益。

笔者认为,要想杜绝不文明乘车现象的频繁出现,一方面要在社会上加大对公德心的宣传和培养,让更多人自觉遵循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反相关规章制度旅客的惩处力度,对待不文明乘车旅客在劝说无果的时候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事后将其拉入诚信黑名单禁止乘坐列车,严重者甚至可以行政拘留,只有让违规者付出代价,感到阵痛,才能让守规者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越雷池一步。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