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点亮铁路未来
铁路评论 2018-08-14 20:32:49 163浏览 作者:王雄炜据报道,瓦轴集团和洛阳LYC轴承集团自主研制的高速动车组轴承,通过10余年的研发与试验,先后完成产品数字化仿真分析和设计、试制样品、台架试验,即将于近期在时速250公里的“复兴号”上试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铁路从无到有、由有及盛,从普铁到高铁,由“和谐号”至“复兴号”,都与自主研发和自我创新离不开关系。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就是鼓励人们要散发思维、大胆创新,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因循守旧只能处于被挨打的局面,只有向别人学习、借鉴、掌握,并加以研发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现如今,高铁被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的大地上,此时瓦轴集团和洛阳LYC轴承集团自主研制的高速动车组轴承正是如虎添翼,“中国制造”已经随处可见,而“中国创造”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我们现在大国重器有了,但还没有‘精器’。也就是说,肌肉强壮了、骨骼长大了,但是心脏和脑子还要靠别人。这是不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前夕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我国既要有他国艳羡的“重器”,更要有起到核心作用的“精器”,如果说“复兴号”是大国重器,那么高速动车组轴承就是“精器”!我们不要混血的组合品,而要追求纯正的中国元素,当然,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是正确的,取长补短是明智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是全盘复制,只有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研发,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深度发掘,才能有如高速动车组轴承的“中国创造”。
高速动车组轴承历经10余年的研发与试验,才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无疑,自主研发和试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忍受无边的寂寞和无情的失败。如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数十年如一日,在不为人知的恶劣环境下苦苦钻研,就连家人也不能知晓他的工作,他的一生就致力于核潜艇的研究,哪怕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而我们国家就是在无数的英雄人物与榜样人物的默默忍受、不懈奋斗中砥砺前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学会吃苦耐劳,才能完成自主研发:只有做到一心一意,才能完成自主研发;只有抱着家国情怀,才能完成自主研发。
在为自主研发点赞的同时,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中国创造”浮出水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我国在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王雄炜)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