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也是一道民众“心与行”的考题
铁路评论 2018-07-30 15:41:21 202浏览 作者:张鹏据报道,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行体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虹桥站对静态标识进行改造,邀请专家对外语标识进行规范统一;上海铁路在全国铁路车站中率先使用智能厕位引导系统,强化厕所保洁、增加女厕所比例,满足旅客基本需求。(7月29日上海热线)
其实,早在2015年4月,习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做出过重要指示。2017年11月,习总书记又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由此可见,公厕虽小,但却是事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发展的一篇“大文章”。
正所谓:小厕所折射“大民生”。作为城市的窗口,铁路车站环境的好差直接影响着到访旅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正如上海铁路率先使用的“智能厕所引导系统”,让旅客站在厕所门口就能对厕位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不仅方便了旅客的使用,还融入了时尚的元素,凸显出“智慧铁路”在便民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延伸。
当然,“厕所革命”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是因为它不再简单的增加厕所数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厕所使用者的幸福感受值。与之前数量上一味的简单增加,到现在不断强化的保洁措施、适当增加女厕的比例,以及对使用者文明规范的引导,“厕所革命”正在实现“软件”和“硬件”上的双提升。
其实在笔者看来,城市公共场所卫生设施的不断优化是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基础,既然有了好的基础,我们就更应学会使用和保护它。就像不少居民小区都有的便民健身设施,刚进场的时候是好的,但时间一长,个个变得残破不堪。细究原因,一方面是民众不知爱惜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维保职责的不清晰。
此次上海铁路对车站全方面实行了设备的升级,换句话说,设施设备在车站里,维保的职责十分清晰,不存在扯皮的问题。那我们来谈谈民众如何爱惜公物的问题。
“公家的电随便用”、“公家的水不值钱”、“公家的纸带回家”......“沾公家光”的心理在很多情况下拉低了人们应有的行为操守,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一个人就会有一群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说,要想赢得“厕所革命”的胜利,除了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文明规范的宣传和管理也不能忽略。因为只有培育形成一种“心”与“行”相统一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文明理念才能更好的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曾经指出,民生工作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我们对于铁路部门能够在高铁提速的同时,依然不忘对于车站基础设施的提升表示欢迎,那么作为出行者中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积极地去保护、爱护我们正在不断变好的出行环境呢?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