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多给铁路售票员一份理解与包容
铁路评论 2018-07-30 09:21:26 207浏览 作者:刘 嵘7月29日,中国经济观察报刊登了《铁路售票员何时谢幕?》一文。文中分析了铁路售票员的现状以及将来可能面临的电子售票(非人工售票)的挑战、人员队伍的走向。
笔者认为,不可否认,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可能受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影响,铁路客票售票职业处于尴尬地位,但其存在的重要性还是应值得民众肯定。尤其是大家要多给铁路售票员一份理解与包容。
其实,在旅客的眼里,火车站的售票员是最风光,最有“权利”,很让人羡慕,但售票员们鲜为人知的辛苦很少有人知道。就拿春运来说,因为春运期间购票人数特别多,因此售票员必须每天上班,不能休息。一般春运持续时间为40天,也就是说这40天,他们都要天天上班。从早上8:00至晚上18:00,十个小时一刻不停地卖票、回答旅客提问、数钱找钱。为了防止旅客等待时间过长,甚至有时还出现售票中途吃饭上厕所时间均不能超过10分钟。这是要拼体力、拼意志,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的工作,白天连夜班,夜班加白班,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如果购票旅客较多,他们还要加夜班,有的还是通宵倒班。可想而知,其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有多大。长期以来铁路的服务宗旨就是“人民铁路为人民”,而铁路售票员自然也成为了铁路的窗口,通过细心的服务来让人民满意。
当然,如今社会面对澎湃的市场环境变化和巨大的时代进步力量推动,“无现金社会”浪潮涌动,无人超市、无人银行等新模式不断出现,以及智慧零售、智慧电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场景建设探索,智慧化生存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路径。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全民电商化消费持续增长对铁路客运服务模式创新、铁路商旅经济发展提出更大需求。由此判断,全国铁路互联网售票占全渠道售票比例还将持续增加,铁路车站传统窗口售票、电话订票、代售点售票等比例也将不断下降。目前,从业火车票人工服务销售的人员确实也在减少,但减少比例远低于火车票互联网销售增量的比例。据估算,全国铁路还有大约1.5–2万名火车票售票相关从业人员(不含火车票代售点人员)。
尽管铁路电商化消费环境和习惯已经很普及,但仍有庞大数量的人群,因种种原因还不会和不习惯网购和自助办理火车票。此外,可购买火车票的有效证件多达24种,除二代身份证之外,其他证件之间各自相对孤立,主管部门各异,系统不能自动识别,只能通过窗口办理,而不能互联网自助取(买)票。还有已出票,但需退、改签票的,只能在窗口工人办理。
从目前铁路线下票务办理情况看,自动售票系统、人脸识别等相关手段还处于发展阶段,运行稳定可靠性还需要时间检验和逐步完善,旅客人群全面适应性还不够,故此自动票务服务还不能全面替代人工服务,铁路售票员需要承担更为繁重和跨业务的诸多服务工作。另外,相对于互联网售票及自助票务服务,人工服务效率虽不能与之相比,但人工服务可在设备故障、网络不良等情况下,保障旅客顺利购票,实现运输服务平稳有序,不致发生重大群体公共事件。
常言道:小窗口,大社会。铁路售票员与不同的旅客打交道即累又繁琐,还不得不接受旅客没有达到目的时不满的宣泄。因此,笔者呼吁社会民众,请多给予他们工作的理解与包容,少一点牢骚抱怨,理解一下铁路售票员的不容易,给予他们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让他们在愉快的工作中以真诚的服务换得旅客的真情。(刘 嵘)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