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生态文明线为交通强国增添“美丽”一笔
铁路评论 2018-05-23 14:37:57 158浏览 作者:娄晓磊五月的皖南,山青水碧,天空湛蓝……5月中旬,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商合杭高速铁路施工现场,如同进入一条色彩斑斓的绿色生态长廊。沿线两侧,翠竹青青,绿意浓浓,风景如画。在这美丽生态图景的背后,是铁路建设者对生态文明线建设的一份执着和坚守。(5月20日人民网)
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这看似矛盾的话,却充满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哲理。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5月19日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更是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新的部署,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经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源地安吉的商合杭铁路就是我国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商合杭铁路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坚持了绿色发展理念,更用实际行动做到了“保护绿水青山,留下金山银山”。
无论是此次商合杭铁路建设中,涉水桥墩隔离清污、生产废水循环回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沙池、重要水体定期检测等措施的实施,还是以往高铁建设中为保护动物迁徙的“高抬贵手”或是防止景区破坏的“绕道而行”,无不体现了新时代铁路建设在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美化自然,建设铁路生态文明线的前进步伐。
铁路生态文明线的快速建设步伐不是为了跟风,而是“实事求是”的一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铁路生态文明线的建设体现的正是铁路部门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情怀,对大自然母亲的一种尊重与顺应,也是对“顺应自然”的美好诠释。
真正要做到“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其实并不容易,其中要克服诸多不可避免的复杂矛盾。如何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对“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有着深入思考,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能无限地循环,则需对“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具有坚定的信念。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时对立双方也是相互统一的,因此在对立的事物中要寻找把握好统一的一面。环境问题的本质是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资源环境效率等方面。铁路建设中,建设成本与生态保护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这就需要寻找两者之间的统一点。所以,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将是铁路生态文明线建设今后的主要方向,也是生态文明要求融入经济体系的具体任务。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攻坚期,铁路建设需要彻底摒弃掉“先破坏、后恢复”的落后施工思路,树立建“精品高铁、生态工程”的新建设理念,才能让我们今后乘坐的高铁列车都在“四季常绿、三季见花”的绿色中穿行,也让铁路生态文明线为交通强国增添“美丽”的一笔。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