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养礼葬、丧事简办” 方能实现脱贫与孝老双赢
铁路评论 2018-05-11 16:49:15 234浏览 作者:王红峰脱贫攻坚中的“扎眼”事!举债办丧事,一个县一年竟能“埋”2个亿!有的老人舍不得吃穿、舍不得治病,把养老钱变成棺材本;有的贫困群众举债办丧事,要五六年才能还清;有的生前修坟制棺、厚葬“排潮不断花样翻新……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部分贫困农村的厚葬旧习在丧葬产业链推波助澜下,成为群众不堪承受之重,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显得格外扎眼(5月11日新华网)。
近几年, 农村殡葬日益奢侈化,这项开支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已经成为农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有的家庭办一个丧礼花费高达数万元,摆流水席、唱大戏、做“法事”,购买或自建豪华墓穴,还有多达数十辆的送葬车队,可谓挥金如土。大操大办的豪华丧葬祭奠,难见肃穆庄重的气氛,散发出浓浓的金钱味道。针对农村丧葬奢侈化的现象,笔者认为:丧葬攀比风如果不加以制止,会愈演愈烈,一旦农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开支用在丧事上,用来消费和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就相对变少, 就会制约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就会影响贫困群众脱贫或导致贫困群众返贫。
有句话说得好,厚养薄葬方为孝。让老年人在生前的时候,得到多一点的关心,多一点的物质保障,才是真正的孝顺。但一些人为去世的老人大操大办丧事,主要是人们在殡葬消费时,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部分家庭认为,借钱也要办事,不办大、不办好,亲朋好友面前都说不过去,害怕别人笑话,咬着牙都要好好办。为此,要加强公民生命哲学教育。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丧事上花太多的精力和金钱并无多少意义。同时,要大力提倡“厚养薄葬”的理念,引导人们在老人生前尽孝,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当前提倡的“厚养薄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敬老爱老道德品质,也是老人们内心所希望的。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多一些生前关爱,少一些逝后攀比,“厚养薄葬”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推行生态安葬和文明祭祀,既顺应环保趋势,也符合节俭美德。国土资源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41亩。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自2000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自然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每年死亡人数约为900多万人,“无地可葬”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危机。传承孝道文化与移风易俗并不矛盾。当前,树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相继推出,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在鼓励逝者家属减少浪费、植树造林的同时,生态安葬还带起一股文明祭祀之风。
当然,促进生态安葬,除了理念的进步,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从土地供给、建造标准、使用管理等环节完善制度,细化操作,大力推动生态公墓建设,为公众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人性化丧葬服务,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而且有助于培育“厚养薄葬”文明之风。如浙江温岭市生态安葬奖励机制由“逝后奖补”改为“生前享有”,既在一定程度上补贴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也能引导大众自然选择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方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各地还要将“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整治打击殡葬陋习,着力让“厚养薄葬”成为风尚。作为村民,除了自身正确认知孝道文化,还要教育和鼓励子女孝顺父母,弘扬孝道新风,共同倡导“厚养薄葬”,让孝心孝行扎根百姓心中。
中国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孔子在论孝道时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礼仪到了,心意表示了即可。如果老人活着时享受不到至爱亲情,老人死后无论儿女们如何大操大办丧事,老人都感觉不到了。“孝敬父母大如天,死了孝不如活着孝”。 丧葬陋习看似是一家一户的“小事”,背后却是乡风文明。厚养礼葬、丧事简办应成为农村殡葬的方向。期待“厚养薄葬”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幸福地安享晚年、颐享天年。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