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票价浮动”为平衡市场需求惠利让民

铁路评论   2018-04-26 17:45:01  199浏览 作者:评论员刘兴韬

近日,一些旅客发现京沪动卧列车卧铺车票价格出现了变化,北京南到上海,平日上铺票价为650元,周五上涨到了740元。铁路部门表示,依据国家价格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正在逐步进行动车组票价的市场化改革步伐,按照市场供需状况执行票价灵活浮动。(来源:《新京报》)

火车是现如今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在人们的出行计划中,铁路出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于一些人来说,在火车上享受到舒适温馨的服务,无疑为整个旅程增色不少,对于铁路部门而言,要想赢得乘客信赖,自然就要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所有的服务流程中,车票的价格是最受旅客关注的一环,也是铁路部门最为重视的一环,为乘客带来更多优惠和好处,成为铁路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可以说,商品的价格变化无论出现多大的上调,只要不超出它本身的市场价,都不能算的上是涨价。如专卖店的指定价、图书的定价,这些都是商品本身的价值限定。同理,日前有媒体报道出,有乘客反映,京沪卧铺动车组涨价了。这便出现了“上浮便是涨价”的错误定义。自2016年1月1日起,动车组票价实施市场调节价,由运输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自主确定后,高铁动车组的票价便频频推出多档次折扣优惠。如去年8月15日起,温州南至宁波的G7536次二等座出现了66元的折扣票,比通常的96元票价便宜了30元。这也正体现出,铁路部门为落实国家价格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逐步加快动车组票价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向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学习的积极态度。

对于每个出行的乘客而言,会比较担忧票价的忽高忽低,比如有的乘客路途较远,或者想要更快速地到达另一个地方,那么就可能需要承担高昂的票价。针对这种情况,铁路部门也会给出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针对特殊人群或者在预售期等方面,尽全力为乘客节省路费。面对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紧扣着“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发展主题,铁总积极寻求市场探索,通过价格和市场化手段来调节一部分运能。对客流量相对少一点的车次车票进行打折,出行时间比较灵活的旅客选择更加实惠的折扣票。铁路现在根据客流状况制定更科学的票价,提高了列车上座率,减少了铁路和国家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升了铁路企业在运输行业中的竞争力,更体现了铁路部门不忘初心的始终。

近两年来,曾引发人们恐慌的“涨价大潮”并未出现,相反的票价折扣越来越大,服务质量越来越好,铁路部门一波波的福利,让人们的出行惊喜不已。诚然,盈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仅希望铁路部门能够“有降无升”这也并不现实。只要铁路部门能够坚持在票价的制定上更多迎合市场需求,多考虑百姓的满意度,将旅客的承受能力与实际需求特点作为实际执行票价的参考依据,并努力完善自身,提升服务质量,为民谋福谋利,相信,“多变票价”所为百姓带来的“甘霖”必将多于“寒雨”。

交通工具有很多种,不管是轮船、飞机、汽车还是火车,都能够给予乘客们一定的选择空间,乘客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随着铁路企业化改革不断深入,铁路部门不断探索市场化、创新化、科学化,做出了许多以人为本、多方共赢的有力举措。铁路价格市场化也不能一概而论,铁路毕竟还有公益属性,要支撑大多数普通国民的正常出行需求,尤其是在春运这一最大的“刚需”面前,价格基本不会起到杠杆作用。换言之,票价市场化要一步步来,既要发挥市场效益,也不能忘记公共定位。(评论员刘兴韬)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