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慢火车” 脱贫“好火车”
铁路评论 2018-03-12 15:14:43 212浏览 作者:詹军辉随着火车的不断提速,特别是高铁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慢火车成为了稀缺品,这些“慢火车”存在环境差、运行时间长等缺点,可是它却有着它不可代替的使命。
“慢火车”在平凡中为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出行贡献了巨大能量。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因其特定的地域位置,通行极为不便,发展极为滞后,条件极为艰苦;而“慢火车”的轰鸣声,为这些地方的人民群众打通了通往外界的“最后一公里”,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极为珍贵的交通便利。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如今,全国都在发起总攻,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助脱贫,“慢火车”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市场经济下,首先讲求的就是经济效益,铁路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理应淘汰效益不好的列车。但是铁路部门一直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仍然保留了不赚钱的、站站停的“慢火车”,这凸显了铁路的公益属性。对于铁路部门而言,“慢火车”的开行,已不再是一道简单的“经济题”,更是一道“社会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慢火车”的开行,搭建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桥梁,嫁接了贫困地区经济的血脉。
俗话说的好:“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虽然“慢火车”的开行可能无法大幅度拉动当地经济,但已成为贫困山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命线、脱贫线、致富线。
“慢火车”始发站是贫困,终点站是小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开好扶贫的“慢火车”,开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好火车”。脱贫攻坚的战役必将取得胜利,让我们一同走进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评论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