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营销应有底线

铁路评论   2018-01-17 11:04:51  221浏览 作者:张伟华

近日,一段“大爷跑6趟火车站没买到票,急得下跪”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些网友在为大爷感到心酸的同时,纷纷将矛头指向了网络售票制度和铁路部门的服务……

刚看到相关视频和报道时,笔者也为大爷的举动感到心酸,但看完过后再仔细一想,却发现整个事件有太多的疑点和不合常理之处。与其说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老人买票的心酸故事”,还不如称之为“视频网站借春运热点营销”更为贴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事实和常理而得出的。

首先,车站每天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为何独独这位大爷买票、和工作人员交谈到突然下跪都有人全程拍摄?其次,工作人员为大爷提供了不少替代出行方案,但大爷却坚持只认那一趟无票的普速列车,在春运这样的特殊时期,对很多人来说能买到票就是万幸,如此坚持一趟车的行为有些令人无法理解。再次,大爷有女儿在苏州且有车,如果说让女儿开车送他回家怕女儿麻烦,但让女儿帮他网上买票应该不是什么麻烦事吧,大爷为何要坚持一趟趟跑火车站甚至给工作人员下跪呢?

以上这些如果仅仅是用巧合来解释,似乎很难让人信服;那不是巧合又会是什么呢?或许用“人为策划”来解释更合理。每年的春运,铁路都是一个热点,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总是能引起众人的关注,此时拍一段和车票有关的视频,再辅以一个令人心酸、让人同情,有类似于“下跪”这样爆点的“故事”,无疑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只是这样人为策划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没有正能量、有的只是某视频网站蹭了春运售票的热度,赚了流量,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为自己做了一次广告。

一个好的营销创意能给企业的宣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创意和恶意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不知何时开始,营销成了博眼球、刷底线的代名词。于是,一些有违于社会公序良俗、职业道德的恶意营销开始剑走偏锋。为了流量和阅读量而毫无底线。老人下跪的视频可以说让该网站赚足了流量,但老人这一跪,无疑是对铁路部门正常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容易让一些不明真相的公众对春运车票发售情况产生误解,从而影响更多人正常购票与出行,因为很多人只看“大爷跑6次火车站没买到票,给工作人员下跪”这样的标题,第一反应是今年车票太难买了,殊不知,视频的背后是大爷坚持要指定车次不愿变通才导致买不到票。

在春运期间,任何一个和车票有关的信息都可能对正常的售票秩序带来影响。这边铁路部门在通过增开临客、发售务工人员团体票、和社区信息苑联手为不方便网购车票的人提供帮助、发布购票攻略等多种途径,努力让更多的人回家,而该视频网站发布的视频却反其道而行之,人为扩大了车票紧张的局面,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该网站的社会责任感产生怀疑。

眼球带来流量、流量意味着利益,或许恶意、低谷营销能成就广告效应,但因负面效应对其品牌带来的伤害不可低估。不少人觉得互联网时代对不少老年人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与其通过宣扬这种不便来营销,不如实实在在地为这些人做点事,给他们提供帮助,多些正能量,这才是社会所需。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