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悲壮”的春运释放出“梅花香”

铁路评论   2018-01-12 10:10:35  180浏览 作者:朱明飞

1月11日,《新华网》发表的一篇名为《当春运不再“悲壮”,中国铁路发展面临哪些新挑战?》的文章,引起很多网友共鸣,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自己对春运的看法。

这篇文章中,作者将65年的春运历程和时代变迁,分为“前春运”、真正“春运”、“后春运”三个时期,描述了不同时期春运的场景。作者写道,“春运在民众和媒体的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个悲壮的词语,而成为一种常态的话语。”

笔者不由想起2016年1月29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一篇名为《亲爱的你谈起春运时不再是悲情》的文章,作者写道,“媒体和网友的批评不再是发泄买不到票的愤懑,而是对服务细节的不满。”

“春运难”成为每年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悲壮”是铁路的代名词,“一票难求”更是持续数十年,如何化解春运难题,成为困扰铁路和社会的一大难题。然而,这个问题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被誉为“世上最难抢票年”的2017年春运,最终反馈的结果是基本上满足旅客需要。

前几天,笔者帮家人抢三张2月7日从“深圳”至“信阳”的热门车票,发动了亲戚朋友,周日早上早早坐在电脑桌前等待九点钟开票。结果,很容易就抢到了,付款也很快成功。让多重准备后还心惊胆战怕抢不到票的自己,有点难以置信。想想八年前凌晨顶着大雪熬夜排队买票,最终只买到一张临客车票的自己,感觉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铁路网的加快建设,城市之间紧密连接,转车的需求小了很多;“四纵四横”高铁网的建设完成,“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加快布局,高铁得到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运力的不断增加,春运压力越来越校再加上12306网站的推出,让旅客购票走上互联网的快捷道。笔者认真回想了一下,从2011年起,买火车票再也没有去过火车站。

回想当年乘“绿皮”临客的惨痛经历,没有热水、没有空调、卧铺改硬座,如同冰窖的车厢里睡觉是一种奢望。现在,临客越来越多的装上了空调,热水24小时不间断供应,乘坐高铁往往是还没享受完就已经到站。无线WiFi、网络订餐等进一步诠释了“铁路+互联网”带来的优质服务。春运,不再是一种煎熬,而是一趟舒适的旅行。

面对春运压力,铁路数十年来不断加快建设步伐;面对物价上浮,铁路客票基准票更是20多年不涨。“苦寒”里,铁路步履维艰,却从未放弃,最终营造出如今舒适的出行环境。越来越多旅客选择乘坐火车恰如最好的养料,让铁路在“苦寒”中释放出“梅花香”。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