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增收呈现出“一荣俱荣”的现象
铁路评论 2017-11-02 09:57:31 153浏览 作者:朱明飞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中铁总)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会计报表,披露了相关经营信息。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铁路运输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单位成本支出有所下降,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负债率进一步降低,铁路经营状况呈现持续稳中向好态势。消息人士表示,根据目前的形势,中铁总全年客货运收入预计增长1000亿元,这将是历史首次达到千亿增幅。(11月1日《经济参考报》)
2017年一季度,中铁总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10.1%,货运发送量同比增长21.4%;2017年上半年,中铁总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3.1%,货运发送量同比增长2.5%;2017年前三季度,中铁总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9.1%,货运发送量同比增长13.9%。显而易见,铁路今年在营收方面实现稳步增长。其实,铁路增收不是铁路的“一枝独秀”,更多的呈现出“一荣俱荣”的现象。
众所周知,铁路是建设“大户”,每年投入在铁路建设方面的资金基本上以亿为单位。而铁路投入与收获不是立竿见影,是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或者盈利。在这种情况下,铁路增收极大地缓解了铁路建设的压力。一方面容易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另一方面容易从银行贷款加快地方铁路建设,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地方的交通条件,也推动了地方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大家明显可以感觉到,随着高铁站的兴建,高铁站附近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区域。在种种优势的彼此推动下,相关产业不断完善和蜕变,实现区域经济的大跨步发展。铁路增收让铁路有更多资金投入到高铁站的建设中去,真正实现高铁站的“高大尚”,实现产业聚集。
铁路发展不是独立的发展,与我国的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高铁+扶贫”开辟了“扶贫”的新方向,利用高铁网的种种优势,一些地方开始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铁路增收,让铁路部门有更多的资金规划、建设偏远和贫困地区高铁线,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到祖国快速发展的福利,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近年来,铁路部门在提升硬软件方面下了大力气。买票难的怨气越来越小,环境差的吐槽越来越少,就连纠纷也愈发难以见到。复兴号、列车wifi、高铁订餐、遗失补新规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旅客出行满意度有了巨大提升。铁路增收让铁路不用在资金来源上面花费过多精力,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研发和服务中去,研发出更安全、更快速、更舒适的列车,推出更多人性化、合理化、超前性的服务举措,使旅客出行成为一种享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铁路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承担着。期待身为服务企业的铁路,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与全国人民一起驰骋新时代。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