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重新激活技能工资增长机制

铁路评论   2017-08-28 08:40:01  196浏览 作者:刘森

铁路职工的技能工资大概有十几年接近二十年没有再涨过了,自工资构成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的结构以来,刚开始几年,技能工资还能以年均二十元至四十元的水平左右上涨一点,后来就直接封存了,不再上调,而是基本上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调整方式。

每年看着岗位工资一涨二三百,是大家都有份的。只要从事同一个岗位的工作,刚上班的青工和接近退休的老师傅工资相差无几,而且也许因为青工是本科毕业,按助理工程师岗位对待,青工的岗位工资比老师傅更高些;所以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中的贡献在工资收入上根本无法得到体现。职工工龄长,可能会比新工多积累些工作经验,但和所掌握的工作技能并不能完全成正比。如果一个青工肯学肯钻,那么用不了多少年,他就能迎头赶上,当上技术的排头兵。

尤其在笔者从事工作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实行的就是岗位工资制,只有岗位工资一大块,根本技能工资的构成部分。工龄工资所占比重不大,影响不了大局。造成的现象就是:新老职工收入水平差不多,技术再熟练,考上技师资格无非也就是多拿个技师津贴,多二百五十元的技师津贴。二百多元对于物价高企的格拉段,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什么优势。长此以往,年轻人愿意学技术业务的人寥寥无几,甚至会产生:“会的多、干的多,出现错误的几率也多,扣的更多”的错误想法。很多职工也就没有学习技术、钻业务的愿望,天天闲下来宁肯抱着手机看花边新闻、玩游戏,也不愿意看业务书学技术。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也就是拿个一次性奖励,看着数额不少,也就那一下子。

岗位工资制只是体现了在什么岗,拿什么钱。每年的涨工资,跟个人日常表现没什么关系,即使请上两个月的病假,也不会影响什么,因为涨的是岗位工资。以前的时候,调整技能工资则跟个人的考勤挂钩,如果谁泡上一星期的病假,估计当年的技能工资调整就会靠后站了。工资改革多少年,实际上早已回到了吃大锅饭的地步,不利于调动大家学习业务、比技术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当根据个人的业务技能水平,每年通过适当规格的考试,对个人的技能工资进行再调整。能够取得高规格技能大赛的选手,就对他的技能工资多增加些,让他每月都能拿上,让他在今后的工作经历中能一直享有这份荣耀。天赋没有那么高的普通职工则通过理论和实作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和日常工作表现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加刺激大家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在工作上“比、学、赶、帮、超”的热烈氛围。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