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闲拾笔(十三)

铁路评论   2017-05-18 09:41:22  177浏览 作者:周安才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快到周末了。

上班时,时刻都惦记着哪些工作要做,哪些事情要安排,哪些问题要解决,哪些问题要处理,脑子里塞得满满当当。

大多时间都得头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想好,轻重缓急还要记在本上。尽管这样,有时还感觉有做不完的,有想不到的,有理不清的,所以繁忙、紧张,在不知不觉中,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

赋闲在家,再也没有上班时的工作、上班时的事情、上班时的问题要自己去处理、去解决、去完成。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去掌握,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去寻找,包括早晨起床、包括一日三餐。没想到,书没看几页,字没写几个,文章没写几篇,朋友没见几个,地方没去几次就到周末了。“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如何去把握了”是一点不假。

看来,把握好时间,利用好时间,不仅仅是对在岗工作的同志的要求,赋闲休息的同志同样应该把握好时间,利用好时间,把自己紧张起来,不然真的就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慢慢地变老”了。

去年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老龄工作会上指出:“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这是总书记对退下来老年人的要求。

“夕阳无限好,落日万家春。”如何把握好时间,利用好时间,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获,老有所养”为社会做出新贡献?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陈岩石就做得非常好。哪里有困难他到哪里,哪里有矛盾他到哪里,哪里有危险他到哪里哪里,可以说是老同志退下来继续发挥余热、传播正能量的典范。

退下来的中央领导同志同样是学习的榜样。如:《杨尚昆日记》、《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起步到发展——李鹏核电日记》、《学哲学用哲学》等著作的经验之谈,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唐家璇出版了《劲雨煦风》,《朱镕基答记者问》、《袁伟民与体坛风云》等。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没有闲着,仍然在很好的利用时间做对人民有用的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要学他们“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首先,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包括精神生活的主人。就是说,生活的安排要以自己的快乐和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受时尚的影响,不为环境所动摇,不为儿女的利益所左右。对此,朱镕基说得非常好:“孙辈的教育是子女的事,不是你的责任。与子女相处,千万不要罗里罗嗦。”

其次,应该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兴致勃勃地投入进去,赢得良好的反溃人毕竟是社会性的群体动物,不宜离群。人又是对自己生存意义不断拷问的精神个体,所以就必须把自己的努力过程,作为验证自身存在的价值,用自身成就感来提升“把握好时间,利用好时间”的自觉行为。

第三,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来发挥余热。只要充分展示出对人们有用、对社会有益的一面,并逐渐形成良性的互动,身心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不但把握了时间,利用了时间,充实了自己,而且快乐和健康便有了真正的保证。

无限风光在险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获,老有所养”就会在实际行动中变成现实。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