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教学改革

铁路评论   2013-11-23 15:10:48  197浏览 作者:郝俊峰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大提速、重载运输、客运专线的开通,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和先进的作业方法的应用,需要大批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的职工和技术人才。但由于目前职工教育培训,软硬件设备陈旧,教师知识老化,课程内容缺乏新意,远远满足不了铁路发展的需求。因此,铁路企业只有加快铁路教育培训的改革,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铁路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职工教育培训质量,为铁路培养更多合格人才,适应铁路发展的要求。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铁路职工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铁路企业接受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安置的复退人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是按照铁路企业用人标准和要求,有针性地对职工进行的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专业文化、业务技能、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其目的是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安全意识,掌握文化业务技能,达到企业用人目标,确保铁路企业运输安全生产,完成铁路运输生产任务。

铁路职工培训基地,是铁路企业为培训职工专门设置的基地。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周期性、适应性、针对性、可行性等特点。教学改革主要内容: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职工对教育培训的改革的认识;二是强化专业课程的老师深人生产第一线调研,充分了解现场需求,促进教师队伍知识转型升级;三是结合现场需未,有针对性地补充编写适应性的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四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这是铁路快速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铁路培训基地教职工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积极关注铁路知识前沿发展动向,俯下身子,到一线了解现场实际需求,有的放矢补充培训教材的内容;利用现有的网络共享铁路科技成果,加快知识的普及,加快教职工的教育培训改革,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一大批适应本岗位的职工和一批技术骨干队伍,提高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从而完成铁路运输生产任务,提高铁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目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以太原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为例。太原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地处山西太原,下设大同、忻州、侯马三个分基地。该基地由原来的北京路局下属的太原、大同、临汾分局的中专、技校在铁路结构调整中组合而成。主要担负着太原铁路局职工培训任务,同时各站段设有教育室并负责日常铁路职工安全教育和业务技术指导。由于目前铁路职工专业基础文化不高,业务技能操作水平差;适应性培训教材较少;教师队伍知识老化,转型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不匹配的等,影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不能满足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改革。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职工对职工教育培训改革的认识不足

铁路教职工由于长期受“铁饭碗”思想影响,铁路的几次结构调整也对其影响不大,还生活在国有企业,吃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样;高讲、讲师、教员、后勤工人一个样;甚至还出现教师被工人管理的局面,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对教育培训的改革不认可、不配合,甚至消极怠工,没有积极性。

新技术工人的补充大多数是复退人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大,文化基础水平低,理解能力慢,业务技能操作与受过正规中等职业技术训练的技校、中专生相比差距相当的大;同时,当时参军的目的,也是为了参加工作,抱着复退后反正铁路会接收安排的思想,学不学一样,学好学坏一样,到了具体工作岗位再学也不晚。而站段教育室培训时间更短,一般一星期的短期培训,几乎流于形式。教师也只能大概讲解,没等细致分解,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培训时间就到了。周而复始,职工文化水平没提高,技能操作没长进,长期以往,继续学习的动力消失殆尽,形成恶性循环,教师也没有什么信心,更没有成就感。更何况现在单位也不再称为学校,教师待遇没有了,教师心中存在很大的失落感,已经出现了外调思迁做法。认为教育培训改革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二)专业教师缺乏深入现场,知识老化转型不到位

铁路职工培训基地现有的中、高级教师,大部分为上

个世纪八十年代大中专毕业生,掌握的多为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内容,随着铁路三十多年的大发展,车、机、工、电等技术知识已经全面提升。而原铁路大中专院校职能的社会化,只留下原铁路中专、技校的教师,虽经过几年培训基地的过渡,教师也没有广泛地深人一线了解现场需要,闭门造车,看着过去的熟悉课本,更没有进行相应的知识系统的结构升级,转型不到位。

(三)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教材缺乏针对性

由于现在实行的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是针对现场更新、改造的(四新)设备技术,而现有的培训教材仍然是过去的知识、设备、技术,存在形式化、教条化的部分,很不适用,更不能适应现场教学需要。与现场的培训需求不匹配,每当讲解到新知识后,发现现场职工像听天书,一问才知道现场设备还很陈旧。培训教材的不适应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的效果。

(四)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法单一

由于近十年来,铁路内部调整,没有新的教职工进人。教学一直沿用技校对待初中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办法。面对铁路大提速、重载运输、客运专线的开通,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作业方法投人使用。现有教师所学知识为过去的普通列车的知识,内容与现场设备技术出人很大,教学方法仍然是死板教条、照本宣读,干巴巴,没有一点新意,更没味道。而接受培训的职工在一线,见多识广,对老师很尊敬,不便提出问题“难为”有限知识的老师。一部分老师还沉浸在自我满足的境界里,沾沾自喜,既不愿意下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也不愿意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更不愿意花时间和费用提高自己,给自己“充电”。

三、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通过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必须针对教职工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增加教育手段和丰富教育方法,提高教职工业务技能,做好教师队伍知识转型升级,补充适应的培训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

(一)提高教职工对教育培训改革的认识,更新教育理念

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及在培训中的重要责任,不断创新学习培训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营造一种学习新技术的氛围。教职工只有思想上转变观念,带来“四新”上的创新,提高培训的整体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文明素质,才能增强培训实力和发展潜力。培训基地结合形势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开展铁路教职工素质教育,使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提高。职工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应具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期的职工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应具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可以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正确方向和精神动力。文化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应具有的基本文化基础。技术业务素质是指应具有的岗位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它们有其自身的内涵和固有的规律,应根据时代发展和企业的需要,有的放矢地给教职工“充电”。

(二)组织教师深入一线调研,促进教师队伍知识转型升级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教师编写的讲义、教材等能力相应地提高。太原铁路培训基地提出了采取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开展师资队伍知识转型升级性的“三个同步”的建设,即教师的知识水平与铁路发展同步,教师的技能水平与铁路现场同步,各类培训教材与现场的培训需求同步。

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该是讲师,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则应是工程师。提髙教师“精一、会二、懂三”的能力,即精通一门学科,会两门学科,懂三门学科,让教师在精修本专业的同时,力争再掌握一门管理专业,以弥补基地管理专业教师不足的现象,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定期与路局相关处室联系沟通,随时掌握现场的信息动态。根据现场“四新”的变化情况,教务科制定现场调研计划(时间、内容、目的、成果及收获等),安排教师深人生产一线,学习先进的岗位作业标准和操作技能,并抓好督导落实工作,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平与现场同步。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理论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理论培训学习。一方面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大专院校、设备厂家及路局系统的专业理论培训学习;另一方面请高校教授、铁道部或路局专家到基地进行知识讲座,确保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铁路发展保持同步。

参加师资培训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还应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在太原铁路局的支持下,培训基地每年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班,让教师学习先进的培训技术和培训方法等。同时,教务科开设教师论坛,每位教师轮流担当主讲人,内容涵盖“四新”知识、调研成果、教学体会等,并鼓励教师尝试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手段。通过岗位练兵活动让教师通过自检、互检、他检等形式查找自身不足,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吸收和应用新信息能力、应变能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有针对性地补充适应的培训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产生了讲解知识的脱节性,为了与现场知识的一致,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基地鼓励教师积极编写适应性培训教材或讲义。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出发。

1.注重层次性

由于参培职工的学历层次和技术级别不同,其接受能力不同,与之相配套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应有所区别。培训教材既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实

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防止素质高的吃不饱,素质低的跟不上,挫伤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实用性

培训教材在内容的取舍上,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突出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应变技能。对于职工的岗位培训,理论学习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上。虽然教材给予学员的只能是与具体专业技能相关的知识,难免带有零碎性、狭窄性,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会做”、“做好”为主要目的岗位培训。

注重发展性

教材的内容要顺应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教知识同时授方法,传技能的同时帮维修、带判断。职工通过学习教材,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切实提高标准化作业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做好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确保各类培训教材与现场的培训需求同步。

(四)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培训理念、策略。实现从单一的知识补充和技能培训,向职工重点进行现代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能力,知识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培养的转变。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短期培训工作方法。加大送教力度,密切和各站段教育科协商,采取集中培训工作适当分散开来做,最大努力依托站段依靠先进的科技完成短期培训任务,加强培训教学研讨,开展软科学研究,不断开发新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点化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培训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教学硬件的改进,为了适应先进的培训手段,基地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室环境,为学员营造严肃、和谐的学习氛围;并聘请现场站段专家,指导基地实验室、演练场设备的升级改造工程,确保学员的操作技能与现场同步。培训手段随着案例式教学、项目教学法、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用比例的加大,基地重新布置装修培训教室,应用多媒体(远程教学)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把讲课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为学员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职工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对教育产生一个崭新的认识,从而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学习产生新的兴趣。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优势,先强化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弥补学习机会少,专业技术不匹配的情况。同时,拓宽教学模式、教学领域,主动适应服务于生产一线,达到供求双方的协调一致,打破以本专业为主的,实行跨学科专业的主体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聘请技术专家来基地观摩讲课,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形成教师合作活动,经验共享的格局。针对专业学历教育“教与管”两个责任主体的特点,基地上下通力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学历培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即从单一办学向复合型办学转变。由岗前、复退人员培训为主体,与太原机械学校合作的大中专教育为辅,以临时长短期各工种的基地集训为导,形成“一体两翼”复合办学模式。根据现场对人才的培训需求,尝试开发专题能力培训班。即针对每个专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知识点开办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职工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合理梯队;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参加现场实践;选派素质高、业务好的教师到铁路设备生产的厂家学习。从专任教师个人的角度出发,以对职工负责、对铁路企业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定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的决心。努力探索新的适合职工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制定考核标准,利用相关实训设备,结合课程特点尝试运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办法,现场实际操作,强化实践环节,改变一份试卷定成绩的做法。

又如软件方面,针对新职工基础文化水平,加强三个月的强化补习,首先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其次补充其语文知识,增强逻辑思维严密性,最后提高其分析、判断、综合能力,初步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结构体系。同时,在铁路运输主要工种中及时发现有前途的技术工人并重点培养,开展一周的工班长的短期培训,在业务技术上对其加强指导,开展以老带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革新等多种有效的活动,通过培训学习,采取对新职工、需要从政治思想、文化基础、专业技术、安全规程、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达到能适应上任的基本工作;对中青年职工、重点从专业技术、安全规程、等培训,成为技术骨干;对老职工,从现场前沿涌现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作业方法,亟需通过培训增加知识,更新理念,提升技能水平。老职工不但业务素质高,而且易接受(四新)和先进的作业方法,很快成为中青年职工、新职工的带路师傅。通过教育培训,教师使绝大多数职工达到中、高级工人业务技能水平,适应本岗位。在一定时期内提升高级工在技术工人中的比例,为培养运输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奠定基础。刚开通的太原中卫(银川)线路,使西部地区至华北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缩短了100公里-500公里,结束了宁夏中北部、山西西南部没有铁路及太原、银川两地间没有直达火车的历史。由于实施的是四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开通)方案,站点多、专业人员少,大部分职工是从各站段抽调的专业人员,但职工只对自己的专业了解,对其它专业很陌生,遇到其它情况一下处理不了,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我们采用短期:车、机、供、电、辆全面培训,让职工全面学习相关专业,能处理简单的作业。通过培训职工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现场工作方法的改进了,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发挥出来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

综上所述,通过对太原铁路局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针对现场的实际,加快职工教育培训的改革,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努力探索新的适合职工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使职工能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作业方法,为铁路培养出更多、适应型人才。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