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腹地树丰碑 ------内蒙古中铁轨道技术有限公司呼准鄂铁路施工纪实
铁路评论 2016-12-12 11:11:27 175浏览 作者:李玉清深秋的黎明,天际刚刚泛白,呼准鄂铁路线上德格尔盖、大路西、托克托东、前朱堡、官邸营、鄂尔多斯东和呼和南站等7个工地上已是一片繁忙。一声声机器的轰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一台台桔黄色的机械车吹响了施工的号角,百余名养路将土们穿梭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充满力与美的流动画面,就像大地的设计师,在苍茫无垠的荒漠腹地中铸就一种永恒,一条贯通“呼包鄂”的强区富民铁路大通道正在一天天成型。在高原荒漠,内蒙古中铁轨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道公司)近百位将士带着铁路局、局党委和自治区2500多万草原人民的重托,正以超常的意志投身于呼准鄂铁路大会战中。
精心组织 集结精兵
近年来,最流行的话题是“经济圈”,最火热的概念是“一带一路”。即将于2016年底前开通运营的呼准鄂铁路集二者为一身,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的目光。
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重要铁路通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境内,东起呼和浩特枢纽前朱堡站,经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跨越黄河后,经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至东胜区东胜东站。线路全长245公里,其中:正线全长173.5公里,呼准铁路正线89.2公里,准鄂铁路正线84.3公里。线路贯通后,将改变目前蒙西煤炭大量依靠公路外运的局面,是我国又一条能源运输大通道,能充分满足国家能源供给和运输安全需要。同时,它与集包第二双线、包西铁路共同构成“呼包鄂经济圈”环状快速城际线路,大大缩短了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两市间的距离,有利于加快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尽早服务于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自治区、铁路总公司及呼铁局都非常重视呼准鄂铁路建设,将开通日期定在2016年年底。
铁路局将呼准鄂全线开通前的精捣工作交由轨道公司进行。为了不辜负组织的重托,该公司高度重视这项任务,成立了由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等四名领导组成的呼准鄂项目指挥部,下设施工指挥组、安全质量组、技术方案组、物资设备组、大机作业组、治安维稳组、后勤保障组等七个小组。
指挥部先后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施工任务。根椐重点施工安排,编制每个工点的施工方案。积极与协作单位沟通协调,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并第一时间派出业务骨干奔赴现场,对施工区段地质地貌、环境气候、线路状况等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安全风险,研讨施工方案。同时,他们在机械设备、劳动力调配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打破车间、班组界限,盘活劳动力资源,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安排、统一调配,抽调百余名施工将士,充实到此次攻坚战场,保证大型施工人力充足。在铁路局组织召开的专题会上,指挥长、公司总经理张国钦就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铁路局主管领导的认可。
公司12台机械车分赴德格尔盖、大路西、托克托东、前朱堡、官邸营、鄂尔多斯东等7个施工区段,因条件限制,机械车停留地距施工点近的有20多公里,远的达50多公里,每天需往返近百公里施工作业,给施工人员吃住行带来很大困难。以往在既有线维修施工,利用“天窗”进行,最长时间只有180分钟。进入该线后,这一规则被打破,闻鸡起舞、日暮而归,成为“大机人”在呼准鄂线奋战期间的真实写照。
为了不耽误工期,工人们以工地为家,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由于施工地点离宿营车住地较远,两餐并做一餐吃,食用方便面、啃干漠片、饮矿泉水、就咸菜已是常事;10天半月水罐车才能送水一次,真是滴水贵如油,能喝上开水就是一种福份;卫生条件差,上厕所只能在荒滩野地解决。
地处北国边疆的沙漠草原上寒风刺骨,天气奇冷,早晚都在零下十几度。狂风卷过,蓬丛匍匐,劲草难寻,枯草在瑟瑟秋风中发抖,大风掀起的碎沙石打在机械车上“啪啪”作响。在车里就感觉后背直冒凉气,下车一会儿手指头就冻木了。这样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对驻扎在荒漠腹地的将士们来说是第一次,一些“90后”职工一时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甚至要求离去。
面对如此变化无常的气候与环境,如何稳定军心,打开工作局面?面对北疆地区独特气候和地质条件,斗风沙,战严寒,靠得是意志和信念。
轨道技术公司总经理张国钦和党总支书记杨令双及班子成员运筹帷幄,从关心职工的日常生活抓起,通过民管会、座谈、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征求改进意见,做到每餐饭菜荤素搭配,每日菜品花样不重复,确保职工吃好、住好、休息好,让职工在宿营车上找到家的温馨。公司针对自然环境差和职工思想方面存在的诸多难题,成立了职工后勤保障小分队,指定专人负责,一方面不断改善后勤管理设施设备,及时增配与职工生活相关的后勤保障用品;一方面为每队增派一人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日常环境卫生、暖汽锅炉焚火,保证职工生活用水不间断,茶水炉热水随时供给,给职工创造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正值施工进入攻坚阶段,中秋节和国庆节接踵而至。每逢佳节倍思亲,呼准鄂参战员工又一次无法与家人团聚,为确保节日里远离亲人、坚守一线、辛勤奋战的所有员工度过一个愉快、和谐的节日。该公司提前着手,精心准备,于节前、节中对一线员工进行走访慰问。公司领导深入各施工岗点,到现尝看线路、上机械车、进宿营车,走访、看望、慰问坚守在施工一线的员工,给大家送去组织的关怀。与一线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对他们顾全大局、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艰苦朴素的精神进行表彰。
一系列举措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全体参战员工倍受鼓舞,斗志更加高昂,热情更加饱满,精力更加充沛,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充分释放,全身心的投入到会战中。
为了保证呼准鄂线路机械化捣固有序推进,如期完成。该公司建立了自上而下紧密协同的指挥系统,全面负责施工期间的指挥和协调工作。除指派一名副总经理坐镇指挥外,还确定了各施工区域责任人,落实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公司从施工组织、安全防护、安全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反复梳理、反复检查,关注细节、查找漏洞,对施工任务、车辆机具、人员安排等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抓关键、盯重点,为会战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还组成2个流动检查组采取动静态检查方式盯控施工作业安全与质量。出发前,从转场的安全检查、常用物资配件的储备、设备的技术状况、应急机具的配备等方面着手,提前预想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作业中,针对施工现场场地高低不平、路基高、路肩窄、桥涵多,特别是夜间施工光线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重点施工进行蹲点式跟班作业,抓施工关键环节、盯施工关键人员、查施工关键设备。从班前教育、施工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分配到线路捣固、质量把关等,全过程参与施工生产。特别加大对夜间施工作业的安全盯控检查力度,对作业车上下配合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简化作业程序等影响施工安全的关键问题仔细查、认真盯、严格控,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日夜鏖战 争创一流
成功的硕果,需要历经风雨的洗礼。
在60多天时间里,必须完成线路捣固1000多公里、道岔捣固400组,单台捣固车每天要完成10公里的任务,才能保证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呼准鄂线路施工战役打响后,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身经百战的将士吃惊了,他们从没见过如此“荒”的线路,钢轨居然像“蛇”一样弯曲起伏!钢轨连接后还未经任何整修作业,有些地段道碴多得机械无法运行,有些地段则是“光板”道,部分轨缝居然有18厘米宽。线路标高、方向和水平相差甚远,机械根本无法作业。
前所未有的困难没有难倒“大机人”,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技术标准高、安全系数低、自然条件恶劣等重重困难,全体参战将士迎难而上,大家都把参加大会战作为一项崇高的政治任务来对待。
参与呼准鄂施工的人员,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早6时出车施工,晚21时回达驻地,午餐只能在机械车旁过道内轮换着吃。针对DCL-32间断式捣固的作业模式,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作业方法、适时调整施工方案,他们通过精心设计和准确计算,采取捣固车先行、配砟车、稳定车跟进的措施,实现了作业车优化编组,确保了作业环节有序衔接,使作业效率大幅度提升,最大化节省作业时间。
正当各区段施工作业有序进行之时,呼准鄂线路联调联试和开通日期提前,获知这一指令,公司领导深切感受到压力之大,责任之重,时间之紧。他们把压力变动力,当作提振信心的加油站。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等领导先后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指导。每到一处都对施工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查看,仔细询问各区域负责人关于现场安全和施工进度情况,并对攻坚阶段施工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保各车队,并将施工任务分劈到每个车队和每台机械车,制订了正向激励办法,将安全进度质量目标与全员绩效挂钩。
为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10月份开始,该公司开展了以“比施工、比质量、比进度、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一创”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活动开始后,各车队在施工组织上更加主动,按照总体施工计划,紧紧围绕施工重点、难点,对施工工期进行倒排,建立了以班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计划保障体系,实行车队长带班制,做到每天有跟踪、每周有分析,每旬有亮点。深挖内部潜力,加快施工进度。各施工岗点呈现出你追我赶保工期,忘我工作争一流的局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接手这项工程之日起,工程质量就成了“大机人”关注的焦点,确保高质量的完成捣固作业,是所有“大机人”为之倾尽心力的头等大事。在施工过程中,各区段施工负责人紧盯关键不放,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重点部位重点盯控。以抓落实为重点,通过闭环的链条,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大力推行“闭环管理”,追究各个环节的责任,不断强化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牢固树立“零误差”理念,施工作业中紧盯作业过程各个环节,认真执行线路维修作业标准,对于大机捣固夹持时间、夹持力度、作业速度等影响作业质量的技术参数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严一档,高一格”的口号。操机手认真操作机械设备,紧盯每一次捣固的深度和位置,坚持对施工后的线路进行质量回检。对线路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核实,对有可能影响线路施工质量的地点进行重点捣固,特别是桥头及岔区前后等关键处所。为克服因道岔信号及连接拉杆等设备没有拆除,线路维修出现的“空白”地段,他们积极联系电务部门在施工前进行排干,确保捣固过后的线路无“盲点”,施工一段达标一段。拿“猫”当虎斗,把小事当大事来对待,不放过一丝安全和质量隐患,确保施工作业过程有序可控。
这次投入呼准鄂施工的12台大型养路机械,前期已在多条干线施工作业,机械状况不够稳定,公司对参加此次施工的12台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认真分析每台大型养路机械的技术性能,实行“一车一档”的档案式管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车辆质量状况进行“日检查、旬分析、月通报”,对捣固装置、发动机、走行装置等关键部位,定人查、定人检、定人修,确保了设备状态优良。各机组严格落实设备施工前、中、后“三检制”,做到保养措施到位,明标立责,奖惩分明,保证了“故障问题不过夜,施工正常不卡壳”。
呼准鄂线路穿行鄂尔多斯丘陵区,地势连绵起伏,长沟深壑纵横交错,作业地段曲线多、半径小,坡度大、隧道多。正常情况干一遍的线路,在这要干二三遍,机械车几乎每天都发生一些故障,技术人员和机组人员在正常保养的同时,还要进行细致的修复工作,往往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像刀子一样,一下一下地割砺着他们的皮肉,火辣辣的痛,手脚冻得发麻。为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该公司针对冬季低温、风大寒冷、连续作业、机械设备故障易发突发等状况,成立了现嘲120”设备巡检小分队,建立了"施工现场---车间调度---维修小组"三位一体的信息反馈网,配备了专用抢修车辆,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保证施工作业万无一失,车队负责人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控制。认真开好施工准备会,班前点名会、班后总结会,针对当日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认真研判,制定周密细致的安全防控措施,强化对施工关键部位、重点环节的卡控,加强对施工设备的调试检查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同时还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协商,了解掌握线路基本状况,并安排专人提前到达施工现场,认真调查作业地段线路状况,核实相关数据,对有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处所进行标定等。对线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分配人员、机具,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明确施工流程、作业标准,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每一次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拼搏奉献 书写辉煌
走进呼准鄂施工现场,你能触摸到一份让人逢难必克、朝夕奋进的迸发力,也能体验到一幕幕让人铭心刻骨、无私奉献的激情力,渗透在车班的每一个角落里,镕铸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默化于日夜兼程的“大机人”心里,那就是“主人翁”责任的拼搏与忘我。
这是关键的一战,能否打好这场攻坚战,考验着轨道公司所有的参战将士。不论是指挥人员,还是现场的技术人员,或是作业人员,都发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战风沙,斗严寒,奋力拼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施工会战前,该公司党总支向现场全体党员发出“奋战呼准鄂,站在排头不让,誓夺会战全胜””的号召。党总支组织各党支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创建党员责任区等活动,积极引导全体党员努力做到“思想防范、作用发挥、施工卡控、责任包保、消灭隐患”的 “五超前” 和“紧盯施工措施落实、紧盯施工难点鼓劲、紧盯党、团员、工会骨干作用发挥”的 “三紧盯”,使组织作用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坚实屏障。
施工战役打响后,参战的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干部就是职工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前行中的一盏明灯、困难中的一根脊梁,平时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来”! 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把党员的牌子挂起来!200多公里呼准鄂铁路线,从东到西,从风沙肆虐、朔风凛冽的各施工站点到兴旺发达的鄂尔多斯,处处都是机声轰鸣,都有党员干部誓夺全胜的呼声。
副总经理、局级优秀共产党员边作峰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敢吃苦、敢打硬仗、敢创新、办事干炼的精气神,始终展现着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努力进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感人风彩。自呼准鄂施工开始后,他每天早起晚睡,废寝忘食,坚持沉在现场,与职工同吃、同注同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做深入细致的思想鼓劲加油工作,又做一些具体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找有关部门,登门拜访施工方,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想实想细想透,从施工管理到施工组织到安全防控,无一不反复推敲,不断完善,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赶往现埸,去迎战一天新的施工仼务。他的脸变黑了,体重下降了,可他却风趣幽默地说:“多干点实际工作,既可体现自身价值,又可健身强体”。
线捣车间管辖着6个车队,有4个车队8台机械车投入本次施工。为使施工有序进行,车间主仼、共产党员张楠驻扎在施工地协调指导工作。施工冲刺阶段,他坚守岗位、靠前指挥,那个队夜间施工,他就盯在那,连续一周夜班都盯控在作业现常职工们不解地问他:“主仼,你这样敬业图个啥?” 张楠笑着说:“咱是职工的号角,关键时刻咱不响谁响?”
为确保施工质量,线捣一队、共产党员高翔充分利用大机检修保养及施工上道前的空闲时间,向职工耐心细致讲解“如何更好操控设备、提高线路质量”,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引导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针对施工时间紧、精度高、质量严的实际,他们采用“两捣一稳”作业模式和激光准直拨道技术,精确控制捣固车捣固频次、下插深度、夹持幅度和拨道起道量。为及时掌握线路作业情况,他们利用记录仪系统,详细了解每日作业质量,对捣固、稳定等数据参数收集汇总、整理分析,力争将线路建成精品工程、优质线路。该队创下了连续施工14小时,日单车捣固线路15公里的新纪录,得到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和认同。
高翔感慨地说道:“施工后线路平直、石砟匀实、质量稳定,这是工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线路能够顺利开通,辛苦一点儿值。”经寒风沙尘的吹打洗礼,脸庞略显黝黑的高翔,露出骄傲而满足的笑容。无情未必真豪杰。他并不是单纯的“工作狂”,只不过他把对家庭、对父母的一腔柔情和责任更多地分享给了呼准鄂!
线捣一队职工李双在1号位踩镐岗位一干就是两个月。这一岗位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每根轨枕间距为60公分,如果踩一脚下去镐空插入不准确,或靠前或靠后就会造成砸伤轨枕,严重还会对机械车捣固头造成损伤,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事故。他深知踩镐的份量,出于工作责任心的驱使,他每次上岗都保持旺盛精力,从不懈怠,他每踩一脚都对准镐空并蹬紧踏板,随着捣固自动循环系统自行完成后再行松开踏板并对准下一镐空踏下踏板,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直至施工结束。据统计捣固1公里需踩踏833次,捣固1公里平均60分钟,平均每13秒就得踩镐一次,一个班平均8公里以上,一天下来重复踩镐近7000次。同时,左手还要做水平,注意拨道,观察各种仪表,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不但小腿僵木,脚踝骨酸困,腰背还难以直起,却知苦不言苦,从不叫苦喊累讲代价,当看到所捣固线路质量达标后,就感到十分欣慰,一天的疲劳被“成就”所取代。
11月14日,驻扎在官邸营车站的线捣二队05692号车队长王鑫和大机司机白奇山在例行保养中发现,该车上升导槽与转角导槽挂耳处出现U字形裂纹,且已完全断裂,若次日施工中继续使用,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他们立即向物资设备部汇报,物资设备部组织人员连夜赶赴100公里以外的现场进行抢修,确保了第二天施工的顺利进行。
线二队工长王宇琛,刚参加完秋季集中修大会战,战袍未脱就随车转场至呼准鄂官邸营站投入到施工会战中,刚做父亲的他,每次孩子的定期体检,他也不能陪同,孩子过生日也未能回家祝贺。每当说起孩子,他眼里总是噙满泪花,念家时只能用手机给父母报平安,跟妻子诉衷情,祝孩子幸福成长。在他心里永远是那句话:公司的事在小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是小事。
线五队队长于志忠,今年5月份突发冠心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当得知呼准鄂工程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消息后,他主动请缨,不顾同事领导的好心劝说,从医院检查完便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干这个工作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组织信任你,不能以生病寻求照顾,以成绩索求好处,而是做为工作的动力,做为更高的起点”。于志忠没有豪言壮语,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关键时刻拉的出、用的上、顶的住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神圣承诺,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勤劳付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公司领导和职工的一致“点赞”。
岔捣二队担负着前朱堡、官邸营和大路西等8个车站100多组道岔的捣固仼务。每次施工完毕,同事都休息了,队长陈浩还是闲不住,按照保养规范,对设备各部件认真保养检查,对于走形、制动、悬挂等关键部分的检查更是细致到各个零部件,有问题的及时修理,保证故障不过夜,以确保设备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一天进行日常保养,陈浩正在对机械车进行例行检查。当他排查到车辆走行系统时,突然发现传动轴有轻微框量,此时陈浩头脑中的安全弦突然绷紧,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他马上判断可能是法兰盘与分动箱连接螺栓松动或断裂。于是,他当机立断拆掉传动轴与法兰盘连接螺栓,卸下传动轴查看,法兰盘与分动箱连接螺栓3条已有2条断裂!凭着强烈的责任心、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精湛的检修技能,及时消灭了安全隐患。如果不是发现及时,更换了断裂螺栓,极有可能发生传动轴脱落,从而导致车辆颠覆,后果将无法想象。
呼准鄂工程有条不紊、紧锣密鼓的进行,同样离不开设备检修和后勤保障人员的辛勤付出。
11月16日下午17点多,物资设备部接到远在托克托东站线捣5队机械车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告急电话,为不影响施工,技术人员许四河顾不上吃饭,驱车4多小时赶到故障现场,连夜排查。对上百个接头进行逐线逐点排查,累了原地伸伸腿,甩甩胳膊,水也顾不上喝一口,一直干到凌晨五点才排除了故障。
在一次紧张的施工中,突遇DG01车轴齿轮箱11条螺栓疲劳断裂,由于作业空间极为有限,抢修人员只能躺在转向架下处理故障,取出断丝难度极大。50岁出头身高体胖的共产党员、设备车间副主仼解向阳来不及多想,顶着零下10几度的寒气一头扎了进去。长时间一个姿势躺在车底下累得浑身发酸,轨枕石碴硌得全身疼痛,这些他都全然不顾,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职工群众。
设备物资部材料员刘宁负责各类材料备品的发放,由于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机械易发生“头痛、 感昌”,领取材料离不开人,急时还要将材料送往工地。他家距上班地点有10公里远,家里有年愈6旬的老母亲,还有不到3岁的女儿,本来需要人照顾,可整个施工期间,刘宁为不耽误现场用料,每天最早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单位,从无怨言。
在呼准鄂施工期间,物资设备部和设备车间从干部到职工,特别是“120” 抢修小分队,遇有问题,不讲条件、不分昼夜,立即投入工作。无论是双休日,还是中秋节,还是国庆长假,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处理了诸如修复传感器、机械、油路、电气、液压、空调、发电机等大小突发故障126台次,保障了大机施工的正常进行。
说到安全监管,该公司施工安调部部长王俊禄深有体会:“安全工作重在预防,严字当头,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一秒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下一秒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他不仅这样讲,工作中更是按照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他的领导下,施工安调部自进场伊始便组织开展了“平安工地”建设活动,营造了想安全、为安全、保安全,人人争当“安全卫士”的良好氛围。他全身心扑在了工地上,每周有大半时间深入到施工一线巡回检查指导,检查班前准备、作业流程、安全防护、施工质量等内容,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只要发现问题,他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切实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他们只是这次全体呼准鄂参战员工中的一员,像他们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为了呼准鄂早日开通,他们在北疆腹地上奋战,无怨无悔,辛勤付出。他们是呼准鄂战场上的英雄,他们用拼搏和奉献在大漠腹地上筑起了一道精神高山。
这条长达200多公里的强区富民路,凝聚了数千名铁路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也浸透凝聚着“大机人”辛勤劳作的汗水和热血。从工程开工至今,参战将士战胜了无数的困难,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如今,机器还在轰鸣,建设者还在战斗。也许,他们还将面临诸多困难,但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困难再大,也要如期完成施工任务,让沟壑变为坦途,彰显大机职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将“大机人”的精神永留袓国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