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车辆安全管理

铁路资讯   2014-09-18 08:18:15  浏览 作者:杨精铨

算室的一名软件专职。他介绍道,安康车辆段集成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应用技术等云技术,广泛运用到车辆检修、安全管理、风险防控、生产组织等方面,他们通过对庞大信息的撷取、管理、处理、运用,使货车车辆检修进入到一个安全新时代。

安全第一 大数据来帮忙

安康车辆段位于襄渝、西康、阳安三条干线交会的汉水之滨。在段机关和各车间的电子显示屏上, “修好每一辆车” “第一次就做好、每一次都做对”等安全标语十分醒目。这个段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一名职工,都在脑海里树立了这样一条铁规:安全是第一位责任,是车辆人的 “饭碗工程”。

“如今已经是信息社会。怎样将这些庞杂的信息为安全所用,辅助领导科学决策,让一线职工标准作业,让管理更接地气,让安全生产更有保障?全段上下达成一致共识,作为西安局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试将云技术应用到货车车辆检修中,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康车辆段领导向记者介绍。

这个段筹资建立了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和列检集控平台,在段机关和所有列检作业场、动监车间铺设带宽千兆的网络,整合了10多个独立系统,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将原来信息触角无法涉及的列检场纳入 “视线”内,消除了关键岗位的精细管理盲区。

为保证车辆检修安全风险卡控到位,这个段发挥现代化信息装备优势,推行以岗位自控、设备机控、人机互控、干部盯控为内容的 “四维控制法”。在事关车辆安全的检修关键岗位,他们配置录音笔、摄像手电筒;在动态监测红外探测站、站修修车大库等重点场所安装摄像头。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职工们每次现场作业时的动态信息、管理者跟班检查指导情况等,都会存入音像资料存储管理系统,成为指挥中心和集控平台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整合资源 信息无所不在

在安康车辆段机关一楼,一部容量巨大的 “电子书”令记者耳目一新。除了各种各样的服务信息,170份岗位作业指导书也收录在案,海量的数据在系统里交互畅游。

在不断完善网络办公系统的过程中,这个段开发了功能实用的协同办公平台、门户网站、创先争优网站、安辆家园论坛、视频会议系统、FTP(文件传输服务器)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

庞大的数据需要平台来支撑。这个段简化IT构架,淘汰电脑主机,将服务器端所有的存储、CPU、内存等硬件资源统一纳入资源池,实行按需分配,使服务器CPU资源利用率由5%提高到了50%以上。

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这个段对每台服务器、每个系统、每个主干网络设备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并增加中心机房综合监控系统,更新旧有系统设备、工位机、网络设备等。在云系统中,他们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实行人机分离,使职工访问和使用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在能连上铁路网的地方,就可通过浏览器登录自己的云办公系统。

接了地气 管理效能提升

随着信息网络的日趋完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确保车辆检修质量的得力助手。

这个段建立车间、段两级音像分析室,依托自行设计编制的软件系统,对全段音像资料进行统一分级集中管理和分析。段安全管理部门每日调阅关键岗位、关键时段、关键环节的音像资料进行复查,每周下发分析通报。

在车间和班组,管理人员通过查询视频资料信息,追溯典型问题的产生根源。他们还截取违章违纪、标准作业视频资料作为培训教材,补强了无法对现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的管理短板。

这个段将系统云的应用扩大到各车间,建立光纤通道,敷设到4个列检作业场和动态监测车间,打破了困扰全段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已形成网络的视频系统,将关键场所、关键作业点的实时作业场景,全部复制到了调度台上。

记者走进调度指挥中心,看到一面LED拼接大屏。这个段接入了5T综合预警系统、安全防范视频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综合信息化系统以及红外线周界报警系统,解决了以往车辆配件无法有效管理、容易丢失的问题。

在通信网络建设中,这个段在关键岗位安装了LED屏、网络广告机,使职工在遇到检修难题时,能点播标准化作业视频,用蓝牙耳机收听信息,依靠现代化的音视频技术,为提升车辆配件检修质量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无相关信息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