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和汗水守护安全——百色工务段仑圩线路工区治理膨胀土纪实

铁路资讯   2014-06-22 09:03:50  0浏览 作者:加密线路检查频次

本报马常宏本报陈际先

6月17日下午,桂西地区 “高烧”不退。16时许,在近40℃的高温下,百色工务段仑圩线路工区14名职工操控着6台小型液压捣固机,对南昆线156公里400米至550米处下沉线路进行抬道捣固作业。

“6月14日那场大雨后,又赶上持续高温天气,强膨胀土路基迅速失水收缩,几天时间里线路下沉了30毫米,必须马上抬道捣固。”工长邹宪荣说。

膨胀土是一种高塑性黏土,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等特性,是工程界面临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之一。

仑圩线路工区管辖的9公里线路穿越膨胀土地段,其中强膨胀土地段达3.39公里。面对这一情况,工区职工们奋起抗争,不断探索治理良方,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线路安全畅通。

2008年以来,这个全段线路设备最差的工区,线路质量却稳居车间第一、全段前茅。这样的成绩令人惊叹。

巧干,找准方法治顽疾

“干时一把刀,湿时一团糟。”职工们这样描述膨胀土。正因为这种膨胀土发生变化速度快,仑圩线路工区职工吃过不少苦头。以往,由于治理方法不当,工区线路质量不稳定,每月轨检车检查时工区每公里线路扣分达20分。职工月月被扣奖金,工作积极性不高,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7年8月,邹宪荣调任该工区工长。此前,他与膨胀土打了10年交道,对付膨胀土颇有心得。

要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找准治理膨胀土的办法。刚上任,邹宪荣就领着职工夜以继日地对9公里的线路进行全面排查,发现了线路方向差、漫洼地段多、轨距超限多等诸多问题。

针对突出问题,他们制订了整治方案,采取一检 (加密线路检查频次)、二垫 (通过上垫板微调线路几何尺寸)、三捣 (对重点病害处所加大捣固力度)的办法,集中力量重点整治强膨胀土地段病害。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该工区管内线路质量明显提升,扣分从20分锐减至4分。首战告捷,大伙儿的斗志被迅速点燃。

“雨季膨胀土因含水饱和而挤压溜坍或鼓包,旱季膨胀土因失水而收缩,引起线路下沉。”邹宪荣说, “强膨胀土病害变化非常快,有些刚整治的线路3天就要垫板、10天就要捣固。”为了提高捣固作业效率,2007年年底,该工区向段上申请配置了6台小型液压捣固机。

邹宪荣和工友们对每次整治病害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摸索强膨胀土变化规律,不断总结经验。2012年,他们编制了 “强膨胀土地段线路设备整修表”,标注出23处病害处所的里程、病害特点、整修方法、整修周期。什么时间 “吃药”,什么时间 “打针”,一目了然。

“现在只要按这个整修表作业,对付强膨胀土病害不在话下。”邹宪荣自信地说, “治理膨胀土不仅需要坚持不懈和吃苦耐劳的 ‘愚公’精神,还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

“5天一垫,10天一捣,线路不变,质量可保;3天一检,5天一测,捣垫结合,拨准细找;久旱少雨勤拨道,雨后日晒频频捣;起道不超高,拨道不超量,纵横不爬移,上下准平稳……”在与膨胀土的较量中,百色工务段仑圩线路工区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秘籍,同时也成为了百色工务段整治南昆线膨胀土的制胜法宝。

近几年来,在南宁铁路局每月开展的轨检车检查活动中,仑圩线路工区线路质量平均每公里扣分控制在3分以内。从 “扣分大户”到全段先进,仑圩线路工区职工通过不懈努力,不但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实现了华丽转身。

实干,先天不足汗水补

“先天不足汗水补,硬件不行用工补。”一位工区职工谈到如何提高线路设备运用质量时深有感触地说,“整治膨胀土就是治反复、反复治,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我们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

由于强膨胀土地段线路沉降量大,最严重地段每年道床下沉量达200毫米,仑圩线路工区的路基补砟、抬道、捣固任务非常繁重。其他工区每年线路需要补砟一两车,而仑圩线路工区每年补砟量超过30车、1000多吨,不但工作量大得惊人,而且作业标准非常高。

“我们的工作量是其他工区的两三倍,这一点儿也不夸张。”班长蒲炜毫不避讳地说,仑圩线路工区是全段唯一配备小型液压捣固机的工区,平均每年线路捣固里程达19公里,相当于把管内所有线路捣固两遍,差不多是一个机队的捣固作业量。

为了保证线路运用质量,大家见缝插针地挤时间,早上提前1个小时出工,晚上推迟1个小时收工;到工区1公里以外区段作业时,将午餐带到作业现场,压缩不必要的非作业时间。 “这样做虽然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大家经常吃凉饭、喝冷水。我看着很心疼,只要线路不出问题,值了!”工长邹宪荣有些激动地说。

6月17日当天,在现场发现一段近百米长的 “奇怪”路基:路肩与道床钢轨面有1米多高的落差。原来,为了保持线路标高,职工们必须对膨胀土病害造成线路下沉处所进行补砟、抬道、捣固,从而形成了 “低”路肩。

“这1米多的路基下面,全都是石砟填起来的,抬道、捣固上百次。”蒲炜激动地说,这都是弟兄们用汗水、血水浇出来的。

职工们黝黑的脸庞和手上厚厚的老茧,便是对 “先天不足汗水补,硬件不行用工补”最直接的印证。

齐心干,兄弟同心聚合力

“以前,每次轨检车检查后,大家都会被扣钱,最怕轨检车来。现在,我们盼轨检车多来,真是质量出效益啊。”蒲炜介绍说,线路质量好了,职工收入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仑圩线路工区有14名职工和劳务工,平均年龄48岁,属于 “老龄化”工区。面对膨胀土的挑战,他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先争优。蒲炜说,大家都把线路养护当事业来做,把工区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

2007年,邹宪荣调到仑圩线路工区后, “连哄带骗”地让妻子梁燕辞掉原本收入不错的工作来工区当起“后勤部长”,把家安在了工区。虽然离田东县城的新房仅十几公里,但他们每年回去的时间不到20天。

班长蒲炜、防护员邓春燕是一对夫妻。自从2012年送儿子到成都上大学后,夫妻俩便收拾行李住进了工区。蒲炜说,住在工区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工作上,也便于应急抢修。

目前,已有7名职工把家安在了工区。其实,他们的家大多在离工区不到30分钟路程的田东县城,但是为了工作都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搬进了矮小的工区平房。

为了解决买菜难问题,职工们自力更生,利用休息时间开辟菜园、果园,种上了蔬菜、果树;搭设了猪圈、鸡舍,喂猪、养鸡,既改善了生活条件,又凝聚了向心力。

今年58岁的劳务工雷有同,是田东县祥同镇联合村村民,工区的 “元老级”劳务工。雷有同说: “虽然工作苦些、累些,但每次线路评比我们都能拿先进、得奖励,干劲非常足。”

在工区的安全揭示牌上,有一对“孪生”数字格外抢眼:截至2014年6月21日,工区成立天数4600天、安全生产天数4600天。

这对 “孪生”数字,正是职工们长年累月与膨胀土较量的结果。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