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笛鸣”将为翘首以盼的中西部人民带来更多幸福梦
铁路资讯 2014-04-14 08:15:34 浏览 作者:杨艳军笔者从媒体上获悉,今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其中国家投资近80%将投向中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交通不够顺畅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之一,惟有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完善出行这块短板,西部大开发方能真正落到实处。而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运力大、成本低、节能节地、低碳绿色等比较优势,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发展铁路建设,除了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外,还能带动西部当地经济的繁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铁路建设,重点是建设货运通道,以货补客,可将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推动当地经济迅猛发展。
自从铁路诞生以来,就与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分割关系,铁路也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我们从他们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上便可以找的答案。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蕴藏地区,但是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大量的矿藏埋在深山运不出,丰富的资源转化不成经济效益,老百姓真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所言,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80%铁路建设投向中西部,将会大力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旅游、商贸、技术、人才的快速流动和融合,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帮助千百万人摆脱贫困。
李克强总理强调,无论是西部开发还是扶贫攻坚,都要依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贫是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全国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和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在西部地区。要创新思路和机制,打好扶贫攻坚战,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国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进开发式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切实保护好环境,探索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向西开放,拓展交流合作发展空间。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各族群众团结进步、共同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如今,国家的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绵延千里的中国铁路将以他自身强大的推动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便捷畅通、四通八达,经济发展才能保持健康发展。“声声笛鸣”将激活中西部“沉睡”的巨大资源和消费市场。此次会议提出要大刀阔斧地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其80%的投资力度就像一颗定心丸,中国经济这盘大棋才会更加灵活起来,它无疑将为翘首以盼的中西部人民带来更多幸福梦。(杨艳军)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