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复兴号一起奔跑追梦

铁路资讯   2020-07-31 07:36:17  0浏览 作者:下转3版

复兴号,科技创新的先锋,唱响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时代强音。

复兴号,这颗中国高铁的璀璨明珠,离不开铁路科技工作者的匠心守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波,就是其中一位逐浪创新、勇敢追梦的杰出代表。

勇挑项目团队牵头人重担,反复论证,编制复兴号总体技术条件

“小时候住在部队大院,院子外面就是铁道线,我经常看见火车‘咣当咣当’驶过。蒸汽机车令我印象深刻,那么一个庞然大物冒着蒸汽、拉着长长的车厢,特别威风。”张波回忆道。从那时起,火车梦就在张波心里埋下了种子。

1993年,17岁的土家族少年张波考进上海铁道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铁科院集团公司继续深造,自此与铁路机车车辆工程结下不解之缘,儿时的火车梦终于扬帆起航。

“笃真求卓、创新致远”的铁科精神对张波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长期从事铁路移动装备应用技术研究及核心系统研发工作,参与了我国所有新型高速列车试验研究,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机车分布控制数学模型。该模型融入机辆所原有牵引计算软件,实现了动力分布控制模式下长大列车运行及纵向动力仿真计算功能,有力支撑了2004年至2010年间的历次大秦线重载试验。

“无论是重载铁路还是高速铁路,近年来中国铁路重大的技术升级,我都有幸参与其中。”张波说,自己赶上了中国铁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

2012年底,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铁科院集团公司负责技术总牵头,编制中国标准动车组总体技术条件,组织技术方案研究,承担试验验证和运用考核等工作,并承担九大核心系统中牵引、制动、网络三大核心系统的科研攻关。张波勇挑重担,担当铁科院集团公司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项目团队牵头人。

“在总体技术和核心系统研发方面,我们团队有深厚的底蕴。所以,我当时心里还是有底气的。”张波回忆道,“而且从内心讲,我们做技术的,谁也不甘心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不甘心在别人的平台上修修补补。”参与过高速列车早期自主探索、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张波,对于打造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技术平台,更有一份渴望。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张波与项目团队成员马不停蹄地赴各地调研,了解现场情况,听取一线反馈,并与总体技术组专家一起,围绕顶层技术方案开展了艰苦的论证。

“编制技术条件的过程非常艰难。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组建了总体技术组和8个子系统组,围绕技术条件和技术方案,光是大的会议就开了上百次,仅互联互通这一个方面的技术会议就开了60多次,平均每周一次。与互联互通相关的协议文件,在会议室摞起来有半人多高。”张波感慨地说。

(下转3版)

张 波

中共党员,1976年2月出生,2000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获得火车头奖章、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

采访手记

向梦而驰 未来可期

在复兴号研发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关键词——创新。创新,铺画了中国高铁最亮的底色。

张波对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创新在于坚持,只有一代代人持续努力,才有可能在高速列车这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研究上不断取得进步。创新需要协同,高速列车研发设计是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自主,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创新必须开放包容,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有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先进企业加强合作。创新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只有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才是有用的创新。

创新激发无穷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向梦而驰,未来可期。我们坚信,中国铁路人定会续写更多的高铁创新故事。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