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慢车” 开进春天里
铁路资讯 2019-03-18 07:55:15 2浏览 作者:3月,山坡开始泛青,树枝吐出绿芽。由普雄开往攀枝花的5633次列车穿行在大凉山中,给宁静的深山带来春的生机。
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甘洛、普雄等地的彝族同胞,带着土豆、玉米,甚至鸡鸭、活猪等货物挤上这趟车,希望能在外地卖个好价钱。
这趟穿梭在大凉山和攀西高原的列车,因其低至2元的票价、站站停靠以及运输量大,被彝族同胞视为赖以生存的交通线。他们亲切地称其为“小慢车”。
“20世纪90年代这里很少有人经商。”彝族列车长阿西阿呷回忆道,当时的主要客流量为走亲访友和赶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趟车运送商品、粮食、蔬菜,做起了小生意。为了方便彝族老乡运送家禽、牲口,“小慢车”的行李车经过改造,增设了牲畜拴挂处,并将车厢内一些座椅撤除,增设大件行李摆放处。
58岁的吉尔五牛木是这趟“小慢车”的常客,她带着鸡鸭鹅在这趟慢火车上往返多年。她从村子里收购家禽,通过“小慢车”运给中间商赚取差价。生意好的时候,她的年收入接近1万元。在村里还有很多土房子的情况下,吉尔五牛木已经住上了砖房,生活条件一年强似一年。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身在大凉山的孩子们而言,走出大山的愿望早已在心底扎根,开出了梦想的花。家住攀枝花市盐边县的24岁彝族列车员冉涛就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彝族年轻一辈代表。2017年3月,他通过面试、汉语彝语测试及在校表现综合评定,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全家人的光荣和骄傲”。
在“小慢车”上,每逢周五、周日,列车上有很多学生娃子扎堆在一起。他们在“小慢车”上写作业、背书,也常向冉涛请教功课。每当看到这群孩子,冉涛总会想到自己高中三年乘坐“小慢车”求学的日子。同样的经历,让他对这群学生格外照顾。彝族老乡和邻里乡亲也将“小慢车”上的彝族列车员们当成孩子成才的榜样。
去年,上初中二年级的曲木克古在广东打工的哥哥回到家乡,哥哥的一身新衣和新手机让他心生羡慕。曲木克古向父母提出要跟着哥哥去广东打工,被父母严厉训斥。随后,他准备偷乘“小慢车”离家出走。
列车员俄木日古在巡视车厢时,遇到了正在纠结抹眼泪的曲木克古。了解缘由后,俄木日古告诉曲木克古,因家里经济拮据,17岁那年他也曾辍学,但在外漂泊了一年后,发现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从小学时走2个小时山路上学,到初中乘着“小慢车”读书,再到大学打工为自己挣生活费,最后成为一名列车员。俄木日古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来到铁路工作。但如果不好好读书,这真就只是一个梦了。”
看着俄木日古帅气笔挺的制服,曲木克古若有所思,他打消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并下定决心,要认真读书,找一份好工作。
“扶贫先扶志。只有改变思想观念,大家才能走出大山。没有火车,乡亲们没法去接受新思想,新的观念也传递不到我们大山里。”列车上的彝族工作人员深以为然。又是一年春来时,他们相信,“小慢车”将在扶贫攻坚的征途中不断前行,感受一路春风与阳光。
图为在普雄开往攀枝花的5633次列车上,成都客运段列车长阿西阿呷正在和彝族老乡交谈。龚 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