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雁”以身作则筑屏障

铁路资讯   2019-01-14 08:57:20  1浏览 作者:社区

■本报 王亚琼 本报 冯 畅 胡金力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年近40岁的丁幼峰临危受命,调任刚成立不久的武汉铁路公安处乌龙泉东站派出所所长,成为23名铁路民警的“领头雁”。该所距武汉市区40余公里,辖区地理状况呈梯次过渡——由繁华闹市到城乡结合再至偏僻乡村,具有“点多线长、状况复杂”的特点。

面对辖区复杂的治安情况,他带着民警走村入户,采用一对一讲解、文艺表演等沿线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高铁护路防伤路外安全宣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丁幼峰和同事们不仅让沿线群众了解了高铁特点、熟悉了相关法律规定,而且掌握了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认识到了高铁安全的重要性。

4个月,他们访遍辖内4个行政区、31个村(社区)、14所学校,行程达3000余公里,详细掌握了治安第一手资料。丁幼峰根据辖区治安风险排查和评估结果,动手绘制了《乌龙泉东站派出所辖区风险管控示意图》。又是4个月的一线摸排,身高1.75米、原本体重65公斤的丁幼峰,整整瘦了一圈。为夯实高铁线路设施安全防范基础,他带领民警督促和配合电务部门用水泥封堵加固电缆线槽。他带领民警与工人们一道使用百余袋水泥,打了上万个线卡,终于将22座桥梁、40余公里线缆槽防盗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该所辖区高铁运营之初,线路两侧只是最基本的防护设施,闲散人员极易进入限界。为此,完成电线防盗设施改造后,丁幼峰带着民警、护路队员用铁蒺藜、猫儿刺等低成本、好养护的带刺植物构筑“绿色屏障”。紧接着,他们又给线路加装了防爬网、刺丝滚笼,精心构建“加密网”“防爬网”“八字墙”……一项接着一项,他们用恒心和毅力,促进高铁物防设施日益完善,逐渐构筑起一道高铁安防“铜墙铁壁”。

为确保辖区高铁线路安全万无一失,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武汉铁路公安处科学研判治安风险源,将线路风险划分为红、黄、绿三色等级,变护路岗平均布局为警力随警情走、护路岗应需而设。

按照武汉铁路公安处的统一部署,该所治安防控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如今,以平安村、光荣户、爱路护路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为抓手,该所作为“互联网+”高铁线路安全防护模式“试验田”,早已将视频监控、红外光墙等装置引入护路安防系统。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丁幼峰还主动联系了某知名软件公司,为派出所量身定制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搭建起了警务区小指挥室系统管理平台。

现在,该所通过各方协同,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了路地联勤联动联防联控目标。同时,该所利用地方“大数据”系统和网络监管,已实现对高铁沿线周边重点人员、牲畜、车辆的实时监管,进一步推动了“天网”视频系统、防侵入系统、护路联防工作站等项目建设。对于重点时段,该所还引入专业的无人机运营商进行线路巡查,解决了铁路警察“千斤重担压一身”的问题,形成了“高铁安全、路地共建”的新局面。

此外,该所高铁治安风险管控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丁幼峰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30多个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

“经过辖区的每趟高铁列车安全,每位旅客能平安到家1这是“高铁卫士”们的共同心愿。他们正以矫健的步伐护卫着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