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材商变“植绿人”: 他在沙漠风口植树13载
铁路资讯 2018-05-27 09:41:08 0浏览 作者:58岁的王森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沙河村的村民。2005年,做木材生意的他回到下双镇,在涨泗村周边承包了2000多亩沙漠,用13年时间,建起了一片林场,把黄沙变成“绿洲”。
“以前做木材生意赚了钱,现在该是还一片绿的时候了。”王森说,十几年前的下双镇,春苗刚见绿,就被大风连根拔起,当地村民种粮食就是跟沙漠“抢地盘”。看着黄沙一点点吞噬着田地,王森拿定主意,要把风沙“摁”在下双镇。
不顾家人和朋友们的劝阻,王森毅然带着十几个村民住进了沙窝。
在沙漠里种树绝非易事。下双镇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一个风口,风沙大,沙土含碱高,风沙打在脸上,皮肤很快就皴裂了。“风沙吹得额头、眼皮、脸颊、嘴唇都烂掉了。”王森说,“晚上都不敢洗脸,一触水,皮肤火辣辣地疼。”
沙漠里没有路,运送树苗和水的车陷入了沙窝,只能靠人力一棵棵、一桶桶抬到沙漠里。“每天要走几十公里,腿脚都肿了。”王森说,要种树,先修路。到了冬天,他和村民们晚上把水洒在沙漠里,等冻硬了形成一条冰路,再用车拉来铺路的水泥、石子等材料,最终把路修好。
路通了,沙漠里很快种上了杨树、樟子松、梭梭等树木。原以为路通了百事皆通,可沙漠风沙大、日头毒,很多杨树向阳的树皮就晒干了,没过两年,杨树都死了,只剩了少量的梭梭和6棵樟子松。
巨大的投入换来了6棵樟子松,王森并不气馁。他从网上搜集大量资料,到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经验,经过多年摸索,终于找到用樟子松治沙的方法。
治沙初显成效,王森心里绷紧的弦并没有放松。“沙漠里种树,3年之后还活着,才算成功。”王森说,他每天都要查看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研究种植方法。多年的治沙经验让他明白,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对待每一棵树。
评论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