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发明家”闪耀一线

铁路资讯   2017-08-16 21:30:05  164浏览 作者:冯城智

他是一名平凡的信号工,十几年如一日的在铁路一线干着跟大家一样平凡的工作,但他身上又散发着不平凡的光芒。近年来,他陆续做出“铁屑拾捡利器”,“草帽型箱盒盖螺丝”、“道岔伸出缺口模块”等一系列小发明,不但在车间、全段范围内推广应用,而且作为段、路局的小改小革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西安电务段西安南车间西安南工区的一名信号工,我们身边的工友,“草根发明家”周靖富。

“拾捡利器”提效率

2016年9月,西安电务段青岔现场会上,工区展示的一件长手柄可以吸铁屑的小工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了这个小工具,巡视时只要在设备周边“点”一下,所有铁屑、铁丝就能被吸附得干干净净,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个被大家称为“拾捡利器”的小发明,最初的创意就是来自周靖富的构想。据了解,因为散落在钢轨边的小铁屑被火车行进时的震动带到绝缘节上,导致西安南维修车间轨道电路故障频发,车间便要求工区在设备巡视时都要把站场上的铁屑认真拾捡一遍。要知道大小铁屑每次拾捡都要弯一次腰不说,有些铁屑还在钢轨底部,设备和石砟的缝隙中,非常难捡起来,作业起来费时又费力,大大的消耗了职工的精力,降低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周靖富暗下决心要想办法改善这个窘迫的局面。他用心思考,并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没几天心里便有了一个初步方案。他把自己的想法画成草图,反复琢磨完善。周靖富随后从网上买了一些磁铁,从家里拿来了废弃的扫把杆,然后在工区巧妙的组装了一下,一个看似简单的拾捡工具就出现了。这个工具发明以后,在车间的大力推广下,每个工区都做了两三个,大大改善了职工拾捡铁屑的效率。

“鸳鸯扣”调缺口

集中修期间,道岔检修任务繁重,特别是检修ZD6道岔时调整缺口的程序非常复杂。有一次周靖富和工友们在作业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本来一个三十分钟垂直天窗,只检修俩台ZD6转辙机,本应该是顺顺利利的,可是在最后十分钟调整缺口的时候出了问题,一个缺口来来回回调不好,看着调好了,一紧固外面的大螺帽,就又偏了,再松开,再调,浪费了很多时间,差点到最后都没能检修完。

调一个ZD6缺口怎么会这么费时间?周靖富就动起了脑子,经过翻阅资料,多次现场作业,他发现了问题所在,ZD6道岔表示杆缺口外调整模块,真正用来调整缺口的只有一个大螺帽,但是,为了固定这个大螺帽,以保证ZD6缺口稳定不变化,却用了两大四小共六个螺帽。每次需要调整缺口的时候,必须先松动这六个螺帽,才能转动调整缺口的螺帽,可是当调整完缺口后,把六个固定螺帽拧紧,缺口很有可能就又偏移了,发现问题的症结后,周靖富借鉴了S700K的道岔缺口模块对ZD6道岔的表示杆缺口外调整模块进行了设计修改,去掉了以前的四个小螺帽,将以前一前一后的俩个大螺帽全部放在前面,后面的固定螺帽改为鸳鸯扣固定方式,这样调缺口,只用松动前面的俩个大螺丝,然后就可以对道岔进行精确地调整。经批准后,周靖富把改进后的模块在工区的一台转辙机上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一致认为,新的模块既稳定,又方便调整,真的比原来的好用多了。他也在2016年路局的“小改小革”活动中,把他的这个建议提了出来,并被路局采纳。

“草帽螺丝”有奇效

“这个螺丝怎么这么难开?”2017年春检时,在一次打开XB箱盖子的时候,一位工友经过多次尝试打开无果后,泄气的喊道。“我试试1周靖富想各种方法试了半天,发现还是打不开箱盒盖子。于是他停下来用嘴把丝帽上面覆盖的沙子尽量吹干净,才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上次关盖子的时候拧螺丝太用劲了,螺丝的螺帽已经有一大半抠进了XB箱盖的塑料里面,这样的话拧不到螺帽,可不就转不动螺丝了,也就打不开箱盒盖子了。

回去后,周靖富很快就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在螺丝螺帽下面加一个铁垫片,这样因为螺帽压着垫片,垫片顶着塑料的面积很大,拧螺丝的话,就不会发生螺帽抠到箱盒里面的现象了。

问题似乎游刃而解了,可是不久,周靖富在现场干活的时候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把螺丝拧下来,要打开箱盒盖的时候,螺丝的垫片经常会从箱盒盖的槽里掉出来,经常就找不到了,只能再找一个新的补上。由于是东找西凑的垫片,丢了以后很难及时补充,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周靖富想到,抗流箱上的箱盖螺丝很巧妙,类似人带的草帽的样子,只不过帽檐短一点,难道XB箱盒盖的螺丝不可以这样改造吗?以前螺丝和垫片是分离的,假如把螺丝和垫片焊接在一起,或者将螺丝的螺帽做成草帽状,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说干就干,他找了一个小的加工厂,定做了几个这样的螺丝,巡视时拿到站场内的XB箱上测试,效果显著。他立即把这个想法上报给车间,得到了车间的大力支持。从此打开箱盒也方便了,也不怕再丢垫片了。

这些小发明只是周靖富众多灵感中的一小部分,他就是这样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人,除了爱做些小发明,他还喜欢看书,喜欢写作。仅2016年全年他撰写通讯报道就多达35篇,其中多篇被《陕西工人报》、《西安铁道报》、《西电通讯》等路内外报刊发表。除此之外,他还喜欢骑自行车,经常利用假期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在西安周边骑行,只要一出去,来回就是一百多公里。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工友,在平凡岗位上却散发着不平凡光芒的“草根发明家”,用自己的创造力为大家传递着光和热。对此,我们只想说:厉害了我的工友!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