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融入强基础示范引领促达标不断构筑安全标准线建设常态化格局
铁路资讯 2017-08-16 16:53:45 239浏览 作者:张来法今年以来,为积极响应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关于深入推进安全标准线建设号召,我们洛阳供电段围绕安全第一、强基达标、超前防范、综合施策、创新发展、依法管理的总体要求,本着“信息化手段为导向,科学化施工为引领”原则,坚持强化安全基础作为安全工作治本之策,以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结合“三线”(生活线、文化线、卫生线)建设,按照安全管理、设备质量、现场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环境“五个达标”要求,确保用2017至2019三年时间,每年逐批次建设一批安全标准线,彻底改变安全基础薄弱状况,不断构筑安全标准线建设常态化格局。截至目前,我段投入2900多人次,集中整治了补偿绳断股、危柱更换、馈线增高肩架、防腐处理等一大批设备缺陷;电力专业投入1590人次,共整治自闭贯通线路27.389公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固本强基,搭建机制舞台,在安全管理达标上持续发力
动态研判安全风险,不断完善建设标准,提升现场作业过程控制和源头治本能力,实现安全持续稳定,这是安全标准线建设中对于安全管理达标的具体内涵阐述。
一是制度引领促基础!段长亲自主持专题会议研究方案,确定主题,明确提出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标准线建设的顶层设计理念。随即5月初制定下发《关于公布洛阳供电段陇海线安全标准线建设方案的通知》(洛供电段安〔2017〕69号)文件,公布接触网、变电所、电力、作业车专业安全示范线建设标准,以及人员素质达标和“三线”建设标准。借助于局域网平台,先后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安全帮促工作制度》、《重点信息追踪分析制度》等管理体系,力求在立标明责上用制度说话,不断形成一套高标准、高规格的制度体制。“双重”预防机制运作以来,我段公布了10项28类风险,40个防控重点,83条防控措施,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1件。
二是信息引领促规范。(1)建设信息中心机房,将原来调度、远动、办公三个信息机房以及6C数据中心全部整合,建立起一套集视频、网络、应用、环境、设备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打造“数字洛供”数据中心。(2)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功能,在局域网建立七项制度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加大日分析、周分析、安全预警分析、深度分析的追踪力度,打通每天工作落实的垂直管理渠道,确保安全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3)构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平台,集中整合调度命令传递、作业计划审核、阶段性重点工作(鸟害、防洪、防寒、打冰、春运等)管理、作业车运行情况等多项管理功能,研发干部履职考评信息、网上工作平台、重点工作推进、点外上道作业计划等软件系统。
三是激励引领促提高。(1)开展车间业绩考核评价。每月定期开展全段业绩竞赛活动,划分三个小组评定,第一组前三名分别给予2万、1万、5千元奖励基金,另两组分别给予第一名奖励,每月下发通报,由优胜车间做经验介绍,末位车间做剖析发言,上半年共奖励20余万元。(2)加大快奖重奖力度。下发《关于对全段干部职工发现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实行快奖重奖通知》文件,坚持对发现重大隐患、应急抢险组织得力、工作认真负责等先进事迹和人物大张旗鼓表彰奖励。据统计,上半年我段共有16个车间受到奖励,奖励金额6.5万元。(3)坚持不定期批评通报和安全帮促。今年对宝丰、洛阳龙门、灵宝车间进行了安全帮促,对2个车间下发通报批评,召开安全对话会5次,对56件典型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二、多管齐下,构筑风险防线,在设备质量达标上精准发力
为了达到“创建标准化接触网、标准化变电所、标准化电力设备作为主攻目标,实现设备质量动态达标,安全性能稳定可靠”目标,我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生产管理,逐步推广试行车间组织生产模式,为下一步全面总结经验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是掌握底数,严把“缺陷关”。面临陇海线接触网和电力设备设计标准低、超期“服役”的现状,及时组织供电技术科成立修前调查小组,根据《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标准化设备创建标准》要求,协同巩义车间对关帝庙至上街(不含)区段进行一米不漏的修前调查巡视,建立设备缺陷处理共享信息库,实现科室和车间同步销号,通过对问题进行逐条分析和研判,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限,前期共计查找设备各类缺陷208条。
二是科技融入,严把“审核关”。接触网和变电专业设备检修情况全面纳入系统管理,班组台账管理员通过系统查看设备状况一目了然,便于设备缺陷自动筛选和各管理部门精确查询;同时建立施工管理平台,实行车间、班组作业计划网上审批做法,第一种、第三种工作票全部纳入到网络管理程序,从车间审核到段上通过不足5分钟时间,简单方便,效率极高。同时我段充分发挥6C先进检测手段作用,利用1C检测手段减少71%点外上道测量作业量;利用2C检测手段,改变全面巡视周期由10天为一季度的现状,减少88%点外上道作业次;荥阳网工区关节式分相作为工区重点设备,安装地面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机车通过异常现象的调查分析和其他区段弓网故障后受电弓状态。
三是高标严责,严把“验收关”。供电技术科、安全科、巩义供电车间、大修车间依据《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中质量评价与鉴定相关标准,联合对关帝庙至上街区段标准化设备创建情况进行验收和设备质量鉴定。据统计,该区段整体设备数量为98.291换算公里,优良设备为98.291换算公里,优良率为100﹪。按照普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在5月份局动态检测中该区段无设备缺陷,接触网设备质量评价为优良。
三、立足一线,强化标准落实,在现场作业达标上稳准发力
以全面推进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为载体,实现作业标准完善、技术管理规范、零小施工全控、落实机制健全、岗位风险可控,职工标准化作业意识和能力大幅提高,这是现场作业达标的宗旨所在。
一是强化施工现场组织。为了确保先行段的现场作业达标,我们在施工组织措施上严格标准和细则,及时组织车间副主任、技术员对关键设备、缺陷环节、材料把控等环节进行清单式督办措施,实行一对一的销号清单处理办法,保证施工组织措施科学合理,细致周密。5月份以来,我们在施工组织中达到了“参数和实际统一、人员和现场一致、计划和推进相符”的标准,现场作业按章执行,井然有序,战胜了高温酷暑等恶劣天气所带来的考验和挑战。
二是强化作业监控过程。对于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项目,工作领导人提前组织各小组组长、监护人、高空人员召开次日作业预备会,采用视频展播形式,对次日作业内容、作业流程进行可视化讲解,根据信息库“一杆一档”图片资料,掌握现场设备装配形式和线路环境,对安全风险点进行详细研判;作业前工作领导人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召开分工会(含作业车司机),宣读工作票、分配作业任务、布置安全措施,实行全过程录像;分工会结束后,各作业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二次分工会,对当天作业任务进行细致分解,明确每个作业组成员职责和任务。
三是强化跟踪考核机制。我段明确规定,对轨道车GYK、车载视频、接触网分工收工视频、2C添乘上道作业防护等实行月度定期分析的做法,量化考核指标,严肃过程考核追踪,比如车间副主任每月不少于6次,安全员、技术员不少于8次的分工视频分析任务;利用作业车施工时,由中层以上干部全程添乘跟班,从源头治理确保现场作业严肃性。7月份,我段总共收集和发现因视频分工不合规定的违章违纪24件。
四、突出亮点,彰显网络特色,在人员素质达标上坚持发力
创新信息化、网络化培训模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职工培训的主流方向,也是对新形势下强化职工队伍素质的新要求,我段力求在培训信息化创新上加大跟进力度,立足破解工学矛盾。
一是开发手机在线考试系统。通过手机在线考试系统发布考试信息,职工利用手机即可登录考试平台进行考试,实行手机随机抓拍,实现考试过程监控,体现在线考试真实性和有效性。利用局域网平台,实现局、段、车间、班组四级计算机教室,组织职工就近使用或借用计算机教室参加学习考试,模式上实现手机、内网电脑、外网电脑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矛盾。
二是开发“技术档案”、“证书管理”系统。将“培训、考试、证书管理“统一结合,实现一人一个电子二维码,只要“扫码”,职工的基础信息和培训信息,即可一览无遗,实现职工技术档案管理和证书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三是开发“mini微课堂”。将作业指导书和安全警示教育等内容,以视频、图像、课件的形式发布在段智慧学习平台“mini微课堂”中,方便职工随时查询学习;利用春节、元宵节等节假日,开展“七天乐”答题活动,让更多职工参与进来。今年共发放红包10941元,调动了各工种职工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培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准线建设以来,我段完成了陇海线先行示范段上街站至段管界(铁炉关帝庙区间)接触网及电力设备的维修整治,陇海线28个车站接触网钢柱更换施工,现已开工17个车站,完成钢柱基础开挖浇注703个,已有10个车站的钢柱基础任务全部完成。荥阳网工区生产房、轨道车库、单宿内外墙面粉刷一新,厨房、卫生间、淋浴间全部更新改造,极大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外美内实”和“三线”建设在这里全面开花结果,职工们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
雄关漫道任重,百舸争流不息。我们将在铁路局、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供电处的大力支持下,坚持“镜头不换、力度不减、方向不变”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安全标准线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从而为全段尽早实现“普铁标准线、高铁示范线”的最终目标而努力奋斗,为积极营造一个“生产上安全、生活上安宁、思想上安心”的美好洛供家园,肩负起我们应有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