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的铁路师徒情缘

铁路资讯   2017-04-02 10:04:16  0浏览 作者:窄轨

“师傅、师傅1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国际机场出口,一位身材高大的非洲男青年手持鲜花,用流利的汉语呼喊着一位中国工程师。这位非洲青年名叫易安,是一名曾经在华留学的大学生。被他尊称为“师傅”的是北京铁路局天津车辆段退休干部、肯尼亚蒙内铁路援建项目车辆系统工程师王亚民,他们之间有着一段跨越大洋的师徒情缘。

时间要追溯到2011年。那一年,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有一天,王亚民因公出差坐高铁由上海返回天津,列车在南京东站停靠时,上来了一位身材高大的非洲男青年,他的座位正好挨着王亚民。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用标准的普通话向大家问好,让王亚民感到非常惊讶。列车很快就到了300公里的时速,这名非洲男青年不停地用数码相机拍摄着车厢内外,脸上不时泛出兴奋的笑容。“小伙子,你是第一次坐中国的高铁吗?”王亚民问道。“是,太伟大了,中国的火车太快了1非洲男青年用几乎颤抖的声调回答着。他们二人便开始攀谈起来。

这名非洲男青年就是易安,当时在南京某大学学习中文已经3年了。他的父亲在肯尼亚也是一名铁路工程师,虽然该国当时也有千余公里的铁路,但那都是独立前英国所建的老式米轨(窄轨)铁路,再加上因国内政治因素的不利影响,这些铁路年久失修、效率低下,根本起不到带动经济、服务民生的作用。易安来到中国后,因为自己出生在铁路家庭,对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予以高度关注。这次京沪高铁的开通,让他看到了中国铁路强劲的发展实力,他决定用勤工俭学存下来的积蓄来完成这次高铁之旅。

与此同时,他还在从深层次了解、学习中国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最终将其归纳整理,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易安对中国铁路的情感和热爱深深打动了王亚民,当他告诉易安自己就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可以抽出时间帮助他去全面了解中国铁路时,易安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他立即起身向王亚民深鞠一躬,一定要“拜师学艺”。就这样,在飞驰的高铁列车上,一段异国师徒情缘开始了。

易安在华学习的最后一年里,王亚民给他寄去了许多关于中国铁路发展的书籍,并带领他到大秦铁路参观。当易安看到大秦铁路重载列车200余辆编组,在和谐型大马力电力机车牵引下蜿蜒前行的壮观景象时,不由得感叹地说:“我的祖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铁路?我们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储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可国家仍然如此贫困,缺少的就是大秦线这样的铁路1

2014年10月,中国开始援建肯尼亚蒙内铁路,这条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重要部分,全长480公里,设计年运力2500万吨,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根据远期规划,该铁路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东非6国。那年,易安毅然辞去了在本国某外资企业的高薪职位,成功考取了由中方筹建的未来蒙内铁路“管理精英”培训班,成为一名专业中文技术翻译。在这里,他将自己在中国学习到的中文和铁路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快便成为技术业务骨干、蒙内铁路运营公司车辆部唯一的双语工程师,专门负责双语技术手册翻译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当然,他没有忘记“师傅”对自己的谆谆教导,时常通过网络向“师傅”报告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并向“师傅”发出邀请,希望蒙内铁路建成后,他有时间来看一看这条铁路带给肯尼亚和东非人民的福祉。2016年底,刚刚退休的王亚民在得知蒙内铁路需要车辆部门援外工程师时,他毅然放弃了惬意的退休生活,重返为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工作一线,这才有了内罗毕机场那感人的一幕。

如今,这对师徒携手奋战在蒙内铁路,他们为这条铁路的开通日夜拼搏奉献,这份师徒情缘就如同那飞驰的“和谐号”动车一般,砥砺前行,永远驶向远方。

本文图片由郝有民提供

评论
    loading...